庆忌立即起身,将姿态放得极低的冲着孙凭父子二人作揖道:“二卿若不答应庆忌,庆忌有何颜面去见吴人,有何颜面担当吴王之尊?” “庆忌愿拜孙卿为大司马、上卿,兼太师,日夜聆听教诲!” “当拜长卿先生为小司马、上大夫,操练兵士,治理军政!” 庆忌开出了极为优渥的待遇。 吴国,基本上继承周王朝的官制礼仪。 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司马的属官称为“政官”。 包括大司马卿一、小司马中大夫二、军司马下大夫四、舆司马上士八、行司马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 大司马,自然是一国之军队的最高统帅,相当于上将军。 这其中的权柄自然是不容小觑的。 庆忌眼下为请孙凭、孙武父子为自己效力,出仕吴国,可谓是用心良苦! 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怎不让人汗颜? 孙凭顿时诚惶诚恐的道:“大王切莫如此折煞草民父子!” “孙卿父子可愿助寡人?” 闻言,孙凭与孙武都对视了一眼,默默点头。 庆忌终究是得到两个大才! 但,孙凭可不敢接受庆忌开出的优渥待遇。 开玩笑! 大司马、上卿,兼太师? 还让吴王庆忌对孙凭执弟子之礼? 孙凭是活不耐烦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深谙世事的孙凭十分清楚。 现在庆忌还用得到自己,可能还以礼相待,不敢铲除权臣。 而一旦庆忌得势,用不着他们父子二人的时候,抄家灭族之祸,恐将不期而至! 孙凭毫不怀疑这一点。 所以,孙凭只请求庆忌拜自己为大司马,孙武为中大夫、将军,并不敢过多的奢求! 庆忌也乐得听之任之。 毕竟,孙武确有大才是没错,但肯定一下子不能提拔得太高,以免日后到封无可封的地步! 至于孙凭,曾经是齐国的卿士,名声在外,庆忌任用孙凭为大司马,掌吴国的兵权,想必朝臣都不大可能有异议。 入夜之后,庆忌又跟孙凭、孙武父子二人就《孙子兵法》探讨,相互钻研,倒是颇有所得。 毕竟,庆忌平日里的兴趣就是在钻研兵法,可能不及孙武,但在实战方面,可能孙武还不及庆忌! 翌日,庆忌就带着孙凭父子回到吴都城。 庆忌刚刚在朝堂上宣布自己对孙凭、孙武的任命,便忽而接到一个坏消息。 “报——大王,武原战报!” 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卒进入大殿,跪坐于御池的台阶之上,让一侧的寺人将竹简递给庆忌阅览。 武原战报? 庆忌的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武原,即吴国南方的一座重要城邑,现在更是沦为兵家必争之地! 前不久,庆忌适才派出孟贲率兵马三千赶往武原,坐镇城邑,并勒令其不得擅自出战。 要知道,眼下阖闾所拥有的兵士不过两三千,孟贲要守住武原城是十分容易的。 难不成,武原城已易主,孟贲战败了? 庆忌打开战报一看,顿时眉头紧锁。 果然,武原城已经沦陷,孟贲败走! 孟贲率军抢先一步占据武原城,盖因阖闾还忙着在收拢一下溃兵,耽误时日。 但阖闾军依旧紧随其后,兵临城下。 孟贲为应对敌军的来犯,坚守城池的同时,又派出一部兵马于城外三十里地安营扎寨,深埋鹿角,以成掎角之势。 这本身是没毛病的! 这是兵家惯用之手法。 只可惜,孟贲依旧低估了伍子胥的谋略! 入夜后,趁着孟贲所部兵马立足未稳之际,阖闾军长驱直入,夜袭其营寨。 孟贲连忙率兵驰援,不料在这种时候,伍子胥又领着另一部兵马,扮作溃兵,鱼目混珠的骗入武原城! 最终,孟贲只能看着失陷的城池悲愤交加,又无可奈何。 “退朝!” 庆忌不由分说的站起身,一挥衣袖,拂袖而去。 只留下一众公卿大夫面面相觑,不明觉厉! 他们心中或多或少都能猜到,武原前线,多半是吃了败仗。 至于应对之策,庆忌并不打算在朝堂上商议。 为何? 因为庆忌还不能确定,朝臣之中,究竟谁还在跟阖闾暗通曲款,贼心不死。 因此,庆忌必须防患于未然! 散朝之后,庆忌只留下孙凭、孙武,在偏殿等候议事。 庆忌端坐在一侧,将手中的武原战报的竹简,递给面前的孙凭父子。 看过竹简的内容后,孙凭与孙武都不禁对视一眼,脸色颇为古怪。 “武原失守,贼势复燃。二卿以为,寡人当如何应对?” 庆忌并没有自己想办法! 他问计于孙凭父子,只求对策。 毕竟,庆忌现在已经是吴王,一国之君,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考虑得太过周到的! 闻言,孙凭与孙武都开始低头沉思。 孙武首先道:“大王欲王吴国,或是霸天下?” “自然是称霸于天下。” 庆忌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沉声道:“寡人心中要建立的宏图,堪比齐桓晋文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若有机会,寡人自当建立一番远迈古今,超脱历代列国君王的不世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