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忌点了点头。 其实,这时对庆忌的称呼,已经有所不同了。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古代的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 “陛下”作为臣民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礼仪上不能有失尊卑…… 孔丘又疑惑的道:“大王,臣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皇帝尊贵,自大王之后,是二世、三世皇帝,万世一系,只是不知道皇帝若驾崩,可有谥号?臣斗胆一问,请大王恕罪。” “无妨。”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庆忌都没有考虑好。 古代的皇帝有年号、谥号、庙号、尊号什么的,很是复杂。 后世的历朝历代,一个皇帝可能有多个年号,有的皇帝谥号还不是一般的长,又臭又长…… 值得一提的是,谥号始于西周。 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 “大王,臣以为,对于皇帝之谥号,可废止。” 伯噽慨然陈词,道:“臣闻太古有号母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也是大不忠孝。自即日起,我大吴可废止谥法,至少不得对皇帝有谥号!” “不妥。” 还不等庆忌说话,治粟内史曾点便反驳道:“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皇帝尊贵,有莫大之功德,凭借谥号,更可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