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掷地有声的道:「贵族子弟,本身就有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饱受文化熏陶,更有甚者,直接请士子来教他们从小读书识字,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 「而平民子弟呢?」 「平民子弟其父亲要么是农民,要么是工匠,出身低微,他们自幼并没有文化熏陶,没有任何读书识字的机会。」 「直到十岁以后,他们才可能被送到学堂里念书,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跟贵族子弟比起来,这些平民子弟,走了多少弯路?」 「……」 吴鸿的一席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的确,其实贵族子弟与平民子弟之间一开始的差距,并不大。 同样是一只鼻子两只眼睛一双手,怕什么比你差? 如吴鸿所言,贵族出身的人,比起平民出身的人,从小时候就开始「两极分化」了。 贵族子弟赢在了起跑线上! 当贵族家庭的小孩已经读书识字的时候,平民家庭的小孩还在玩泥巴,或者是下地劳作,干一些杂活。 人家三四岁就开始启蒙教育了,你十岁的时候还大字不识一个。 怎么比? 根本比不过! 先天条件比不了,那就只能是后天养成了。 但,只依靠他们自身的家庭条件,想要「后天养成」,勤能补拙,单纯是凭借自身毅力的话,还是难以赶上去的。 这其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大概是受教育环境导致的。 富贵人家的孩子能心无旁骛的念书,十指不沾阳春水。 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念书之余,还要承担家庭的部分生计,为一日三餐奔波劳碌…… 别人能花十个时辰念书,而你只能挤出一个时辰念书,这就是差距。 「陛下。」 邓析长叹一声,向庆忌进言道:「宁王殿下所言,的确不无道理。」 「但,如若陛下要在全国实行全民免费教育,臣还是以为不妥。」 「倘若今后天下都是读书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请陛下三思!」 闻言,庆忌摆了摆手道:「邓析,不要再说了。」 「朕决意,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免费教育。」 「朕要让天下万民,都读得起书,有书可读。」 「自即日起,各地郡学、县学、乡学,改组并扩建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学府。」 「小学学制六年,初中学制三年,高中学制三年,大学学制四年,共计学制十二年。」 「我大吴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即小学、初中、高中这三级学府,每个适龄青少年的法定义务,必须入学。」 「国家包揽十二年义务教育中的所有学费,不必国人出一文钱。」 「另外,规定孩子到了六岁,必须上学,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 群臣都异口同声的山呼道。 他们暗暗盘算了一下,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四级学府,加起来的学制是多少年? 整整十六年! 寒窗苦读十六年之久! 六岁入学,过了义务教育阶段,一毕业正好是十八岁。 再上大学的话,大学毕业了就是二十二岁。 这让邓析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手持牙笏出列道:「陛下,这学制是否太长了?」 「不长。」 庆忌立马否决了。 大吴官学的学制,趋于现代化了。 庆忌依稀记得,后世的义务教育是九年,现在大吴则是十二年义务教育,免费教育。 不用交学费就能上学! 「再有,邓析、李克。」 「臣在!」 「你们负责编纂一部《教育法》,写入《吴法》当中,公布于天下,咸使闻之。」 庆忌语重心长的道:「既然是义务教育,那么就跟劳役、兵役一样,受教育,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我大吴每个国人的法定义务。」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管任何人,家长也好,官吏也罢,或是学校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适龄国人入学,或是使学生留级、停学、退学,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具体法令,你们编撰出来之后,交给朕审阅。」 「诺!」 邓析和立刻当即答应下来。 《义务教育法》的实行,在大吴也是势在必行的。 庆忌这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前世的时候,庆忌就见过一些学生太过调皮捣蛋,被迫留级,或是遭到学校停学、退学的处罚。 这在庆忌看来,是大可不必的。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犯了错的学生,也不应该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这是学生们的权利和义务。 「太子。」 「儿臣在!」 「我大吴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之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曾参、樊迟配合你。先在吴郡试行,再逐步向全国推广,务必普及到每个郡,每个县,每个乡,其学校多多益善。」 庆忌缓声道:「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先跟朕禀告。」 「诺!」 太子恒和曾参、樊迟当即答应下来。.. 大吴本土其实已经有推行全民免费教育的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