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校不用上课吗?真是太谢谢你了。”老板娘赵淑梅拉着段婉的手一个劲儿的道谢,又是鞠躬又是作揖,像是段婉给了她多大的恩情。
段婉没新衣服,还穿着高中的校服,背着旧书包,丢不掉的学生气。
“我是保送生,最近不怎么去校上课了。”
“姑娘,那你是大学生啊,他爸,你看看这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啊。”
赵淑梅对着身后穿着厨师白衣服的男人说话,刚才男人一直在锅前忙着抻面煮面,小饭馆应该是夫妻店,还请一个服务员。
“阿姨,我看您店里挺缺人手的,我能不能过来帮几个月的忙,给我最少的工钱就可以。”段婉醉翁之意不在酒,忙不能白帮。
“这……”
“阿姨,我就想挣点上学的路费,脏活累活我都能干。”
赵淑梅面露难色,回头看向后面的丈夫白忠瑞,白忠瑞偷偷地摇了摇头。
白忠瑞的微表情,段婉看得真切,这次她又是白忙乎了。
赵淑梅回过头,还拉着段婉的手没放开,咬着下嘴唇,踌躇了一会,做了决定,“姑娘,你要不嫌弃我们这儿简陋,能请到大学生,是我们的荣幸。要是行,明天就来帮忙。”
段婉都放弃希望了,没料到老板娘真的聘请了她,她给老板和老板娘鞠个躬,保证明天一定按时到岗。
段婉刚离开,白忠瑞就和赵淑梅吵了起来。
“老太婆,你脑子又不好了是不是?这小吃铺什么情况,你还请人?中午这么忙的时候,一月能有几次?”
夫妻俩的小铺子开在工厂区附近,当初两人标新立异,没像其他做小吃的把铺子开在小吃街。
他们在工厂附近临街处租了一间平房,房租约定了三年,小面铺就开起来了。
这年头,做小吃的都赚钱,可他们夫妻俩却要把老本都要赔光了。
工厂区的客流和小吃街的客流就没有可比性。
地点人流虽大,但都是忙碌的工人,家里没来得及做饭,就近对付一口。
不像专程来吃饭的客人,耐得住性子,也有时间可以等。
这里来的人,好不好吃不说,第一就是要求快,填饱肚子,能够赶得及时间去上班。
可白忠瑞退休前是国营饭店大厨师,讲究口味,不能败坏了手艺。
好面当然是先擀面后下锅,吃新鲜的才劲道够味。
久而久之,来过都知道他们的小铺子,好吃是好吃,但要等上很久才吃的上,慢慢就都不来了。
白忠瑞说的不错,今天段婉看到的桌桌爆满的时候,也只是昙花一现,一两月出现不了一次,正常情况都是门庭冷落。
现在的这个服务员是他们小儿子的对象,本是用不着的,但儿子坚持要给父母减轻“负担”,就过来让她打打杂。
一个服务员都闲得没事,赵淑梅又发善心雇了一个学生。白忠瑞怎么都理解不了,赵淑梅年过半百的人了,这脑子怎么越来越糊涂。
“那姑娘也就干几个月,我看她手脚挺麻利的,小姑娘勤工俭学也不容易。”
“你看谁都不容易?小姑娘帮你忙,又开口求你,你不好意思拒绝。让她来几天看看情况也行,没客人你也好打发她走吧。”
白忠瑞不愿意再吵,背着手去炉子前准备。
赵淑梅并非做做样子,段婉的情况她最了解,是真心想帮她。
几个月工钱也就几十块,小儿子的对象不怎么干活都照样给钱,小铺子经营再困难,这钱还出得起。
这好事赵淑梅愿意去做,也算为自己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