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
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预后非常差,隐蔽性强。
因发现时间比较晚,诊治相对而言会困难,许多患者从确诊到离世,甚至不到三年的时间。
在交到第一个笔友的同时,林誉之拿到了妈妈路启藻的病例报告。
她患了胰腺癌。
已经是回天乏术,路启藻倒很坦然。
她很聪慧,原本就是九零年代的大学生,还是跳级生,跳了两年,有过三年的英国的留学经历。拿到硕士学历回到哈尔滨时,也才堪堪二十二岁。
二十三岁就生下了林誉之。
当初路启藻的父母和兄长都建议她将孩子打掉,是她执意要将林誉之产下,执拗地一个人将孩子拉扯大。
路启藻的三个哥哥,都因此事对妹妹极度失望,以至于林誉之长这么大,和几个舅舅也只见过几面。
林誉之感谢妈妈生下他,但设身处地想,他也希望当初的路启藻去医院做流产手术。
尤其是在路启藻患癌后。
姥爷年岁已高,中风后偏瘫,半边身体都动不了,日常起居也离不开护工。他看得倒开,淡定地说生死之事都是天意。
但在得知路启藻寿命有限后,姥爷仍旧恸哭一场,哭到眼泪顺着脸颊流,泡的那半边脸微微地泡起,莫可奈何的苍白无力。
林誉之没有哭,他哭不出什么,只安静地听大人讨论他的去留。姥爷退休金丰厚,家底菲薄,这些钱一半给了路启藻,已经令三位舅舅不满。
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更何况,林誉之的亲生父亲还活着。
于情于理,将应该把林誉之送给他生父,这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林誉之此刻终于知道,自己生父早就和姥爷联系上。他们已经讨论过,路启藻过世后,就将他接回身边抚养。
林誉之无法接受,对着一个从未尽过父亲职责的人叫爸爸。
笔友“雪冰”的第三封信在这个时候抵达。
起初,参加笔友活动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相隔1823公里远的人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是以,第一封交友信上,林誉之只草草写了几笔,不外乎“你好,我是慎独,来自哈尔滨市XX中学,你呢?”之类的话,敷衍不失礼貌。
“慎独”两个字,也是从姥爷书房中悬挂的书法作品上抄录的,那原是姥爷朋友赠予他的。
林誉之没想到会收到一封长达十页的信。
他猜测对方应该是个女孩子,因对方用了有着很多卡通图案的信纸,还在落款后画了几朵雪花。这封信老老实实介绍了扬州的美丽风光、学校的发展史,以及个人在花盆里养的蚯蚓一家,措辞真诚,单纯又热烈。
她在末尾好奇地问,哈尔滨冬天真的有冰雪做的城堡吗?扬州很少下暴风雪,她很好奇暴风雪的场面。
林誉之侧脸看了同桌收到的信——脏乎乎的信纸,敷衍到只写了名字和你好,甚至还滴了几滴辣条油。
林誉之在给小笔友的第二封回信中放了许多哈尔滨冬天的照片,这一次,他写了三页的信纸。
在陪伴路启藻进行第一次化疗的同时,林誉之收到了小笔友写的十三页回信。
他没有提笔回。
哈尔滨的冬天比扬州要早许多,当初雪抵达大地,没有等到回信的小笔友又寄来新的信。
她在信纸上叽叽喳喳,难过地说可能是邮递员弄丢了回信,她迟迟没有收到,好可惜。但是没关系,她还是会继续给他写新的信件,比如这一封。
她还夹了一片路上捡到的法桐叶子,希望邮政的叔叔能认真一些,千万不要弄掉。
这是来自扬州的法国梧桐,金黄色,叶片舒展,干净漂亮。
林誉之转头看医院外面,白茫茫的雪。
哈尔滨冬天缺乏绿色,南方娇弱的植物不适应这里的酷寒,法桐在此处挺不过严冬。
他没有回。
对方坚持不懈地寄了第四封。
名字叫做“雪冰”的小笔友,开始担忧是否是她那边的邮递员失职,或者两人运气不好,怎么能连续两次弄丢信呢?她现在天天去看信箱,可惜都没有给她的信。
朋友都拿到啦,也有一些坏坏的,故意在信上写乱七八糟的东西,好糟糕。幸好朋友和这些狗(划掉)坏人断了联系,还是你好,礼貌又耐心地给我写信。
……
哈尔滨下雪了吗?
以及,希望收到你的来信。
一共十五页。
林誉之看了这封信许久,他沉默着打开台灯,取出钢笔,抽出崭新的信纸,开始写回信。
他写了很多,告诉小笔友,前两次的信的确是不小心丢了。很抱歉,他这么晚才写回信。
不过不必担心,他在这封中重新夹了当初想要对她讲的话。
你好,雪冰同学,今天的哈尔滨正在下雪。
对于你信上提到的扬州大运河,我非常感兴趣。
不过我对书法的辨别能力有限,你写的一些优美字词,我没能辨认出它们的具体含义。
冒昧地问一句,你书写的是汉字吗?如果是的话,那你在书写艺术上十分具备天分,将每一个字都描绘得十分高深;倘若不是,那你真是拥有惊人的创造力,竟然创造出只有自己能懂的文字……
……
路启藻无数次表示过,如果她的葬礼能在冬天就好了,她喜欢雪,喜欢北方,不喜欢雪花稀少的地方。可惜她这一生运气不好,就连过世,也是在盛夏。
林誉之被林臣儒接回家中。
他什么都没问,也没有叫他爸爸,客客气气、疏远地叫叔叔。
具体该叫什么,他们心里都清楚。
当林臣儒提到还有个妹妹的时刻,林誉之短暂思考了一下,默认对方和自己的扬州小笔友同样性格。
他清楚对方大约会不喜他的“入侵”,因而准备了些礼物。
然后——
这个从见面就毫不遮盖自己恶意的女孩,比大兴安岭的狼崽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