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秋意渐浓,明川的清晨薄雾蒙蒙,天色还未亮透。
叶望在镜子前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的风衣,提上包出了门。
昨天,明川北郊在建的地铁工程挖出了一座大崟时期的王陵,考古队昨晚就已经入驻施工现场进行勘验。
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叶望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发现陵墓的施工现场。但四周都被警戒线围了起来,很难看清里面的景象。
一个年轻男人迎了上来:“您好,我是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请问几位是?”
“您好,我是明川电视台《明川梦影》节目组的编导叶望。”叶望把名片递给对方,“我们昨天和明川考古研究所的吴主任联系过了,想来采一些这次考古的素材,做一期纪录片,吴主任让我们今天过来找你们的领队。”
对方看了看名片:“好的,请跟我来吧。”
男人将叶望一行人带到考古队的休息处:“几位请坐,我去叫我们领队。”
过了片刻,叶望听见一阵脚步声传来,她缓缓侧身,模糊看见一个颀长的身影向她走来。她近视四百多度,却不喜欢戴眼镜,只能隐约看见这个男人穿了一身黑色的宽松工装。男人越走越近,轮廓逐渐在她眼前清晰起来,她倏地对上了那双镜片后的深眸。男人约莫三十岁出头的样子,脸型瘦窄,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可能是刚从挖掘现场出来,黑色的工装上沾满了泥土。
男人刚洗过手,拿起旁边的纸巾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叶编导你好,我是考古队的领队,景策。”他把擦过手的纸丢进垃圾桶,有些不好意思:“这手摸过死人的东西,不吉利,就不和各位握手了。”
叶望伸出手,打趣说道:“景老师说的哪里话,大家从小就学唯物主义,谁还信这些?”
景策笑了笑,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迟疑了几秒后轻轻回握了叶望的手。她指尖冰凉的触感传到景策手上,景策脸上的表情突然之间似是凝固了一般,望着她的手出了神。她却没有发现景策脸上的异常,只是自然地抽出被景策握住的手指,景策也立刻回过神来。
叶望很快就和景策沟通好了拍摄的相关事宜,景策带着叶望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来到出土现场。黄色的泥土之下,隐约露出一些建筑物的轮廓。
“景老师知道这是谁的墓吗?”叶望随口问了一句。
“北祁王。”景策答道。
“北祁王?”
“在大崟,这种墓室规格只有王侯可以使用,看到那座碑了吗?”
叶望顺着景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黄泥中露出一角花纹精美的青色石头。
“是那块石头吗?”
景策摇头:“那不是石头,那是乌山玉,按大崟的礼制,只有皇室可以用乌山玉制作墓碑。所以这墓的主人不是普通的王侯,而是有皇室血统的亲王。”
叶望仔细回忆之前看过的资料:“明川在历史上叫作祁州,祁州在大崟时期隶属北陆……”
“对。”景策顺着她的话说,“大崟时期,镇守北陆的王侯中只有北祁王族姓萧,和皇室有亲缘关系,所以这墓室的主人必然是北祁王。”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有三代北祁王,老北祁王是天武皇帝的亲弟弟萧钺,萧钺的长子萧昀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是第二代北祁王,第三代北祁王则是萧昀的次子萧策。那这座墓室的主人是哪一个北祁王呢?”
“叶编导历史学得不错。”景策笑了笑,“等墓碑全貌出土,就可以根据上面的碑文判断是哪一位北祁王了。不过这陵墓规模庞大,里面也许不止一位北祁王,有可能整个北祁王族都被葬在此处。”
“哎我突然发现,小北祁王的名字和景老师的名字都有一个‘策’字!”摄像师老于突然插了一句,“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说过,这小北祁王战功赫赫,有战神降世的美誉,景老师的父母不会是因为仰慕萧策才给景老师取这个名字吧?”
景策唇角微扬,轻轻摇头:“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这才是我的名字。”
天启四十八年春,北陆祁州城。
沉重的城门被缓缓拉开,门外乌压压的军队如密密层层的乌云一般绵延到远处。春寒料峭,凉风袭人,军旗猎猎。
军队最前方的男人一身黑甲,神色凛然,瘦削的脸颊上落了一道伤口,殷红的血色渗出了皮肤,兴许是在战场上受的伤。男人拉起缰绳,震声呼道:“北祁王军听令!随我入城!”
城楼之上,号角连天,雄浑壮阔。
满城百姓齐齐跪拜,对领军的男人行礼:“恭迎世子凯旋!恭迎世子凯旋!”
北祁王府门前,白发苍苍的萧昀身姿挺拔,一身黑袍衬得他精神矍铄,似是可以看见他年轻时的英姿。
“王爷,天气尚未回暖,还是回堂中等世子吧。”一个老仆上前说。
“不必,阿策应该快到了。”
话音正落,一阵马蹄声便向这边逼近。领军的男人飞身下马,快步上前跪在萧昀面前:“父王,路途遥远,儿来迟了。”
萧昀连忙将男人扶起:“不迟,吾儿平安归来便好。”
萧昀注意到儿子脸上的刀伤,唤来身后的老仆:“顺谦,快去把孙医士叫来,给世子治伤。”
北祁王府,敬松堂内。
孙医士熟练地为萧策包好伤口,转身对北祁王说:“王爷,世子吉人天相,都是皮外伤,按时换药,七日可愈。”
“有劳孙医士。”萧策重新穿好衣裳。
“世子客气了。”孙医士收拾好处理伤口的工具,揖手道:“孙某告退。”
见孙医士离开敬松堂,萧昀将一份邸报递给萧策,低声说:“这是前日晏京传来的邸报,你看看。”
萧策展开邸报,大致翻阅了片刻:“朝中官员变动竟如此巨大,难道……”
萧策暗自思忖,朝中官员调度变动再正常不过,但按常理来说不会一次就出现大规模的官员调动,否则可能引起朝野震动,可这邸报上所言,竟有半数的重臣有了调动。
他忽然警觉地抬眸,只见父亲轻声叹气,微微点头道:“是的,应是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