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涟是第一次见到兵临城下时方才意识到:人的意志能够搅乱天地,到什么程度。
封城门之前,朱涟借由胡珠,打听到几个版本的谣言,传得最广的是:“沈门乱臣贼子,满门抄斩乃是活该。先帝惜才,留沈嘉树活命,至如今亡国之祸。”
谣言很不中听,也不知道背后有哪位有心人推波助澜,就连将军府中的如山军令,也不能阻止谣言蔓延开来,只希望沈嘉树能够听不到。
怎么就到亡国的地步,朱涟云里雾里,与胡珠两人面面相觑,听闻城楼有事,决定去瞧一瞧。
听闻国之将倾,必有妖孽,天灾人祸,尸横遍野,怎么分明朱涟身在局中,却连亡国之影,一点儿也没有见着。
一切都很平静,街市照常开放,行人在路边闲逛,灯会节庆活动一个也没有落下。京兆尹府中日日点卯,大理寺门前叩门喊冤的人也没有变多。
亡国何速也?
若是一开始便告诉朱涟,在城楼能见到万马千军,朱涟根本就不会来,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住亲临现场面对千军万马的恐怖。
朱涟登上城楼,眼看着城外正前方视野范围之内尘土飞扬,一片朦胧,几乎无法视物,若是没有听见声音,城楼前的尘土就多得和秋季的尘暴灾害类似。
然而更恐怖的是声音,不远处传来一阵地动山摇声,其声撼天。声音也似乎有实体,在空气中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如水中波浪。
终于,尘土形成的雾霾散开,露出远处如蝗虫般的身影,整齐地逼近,越来越近,直至现出形状,高头大马上骑着的是人类的骑兵。
还有什么比兵临城下更糟吗?
一层又一层的骑兵,层出不穷,只见步兵在前,个个身着甲胄,手持刀枪;身后骑兵压阵,个个一手持缰绳,一手持枪戟,步步逼近。
大军压城,势如破竹,翻滚的浪潮一波一波,泼面而来。
朱涟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士兵,列阵逼近,如今站在大军行进方向前,虽然隔得尚远,似乎仍然被大军的气势镇住,不禁后退一步。
胡珠此时正站在背后,连忙伸手接住朱涟。踉跄的步伐停住,朱涟站稳,回过头,果不其然,从胡珠眼中看见同样的恐惧。
两人凝视着城楼前眼看就要奔驰而来的千军万马,多看一眼,心中生出新的恐惧。再环视左右,城楼上人来人往,奔走脚步急促,有身着铠甲守城的士兵,也有布衣打扮的平民,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惊恐万分的表情。
惊恐也在寻常,若是城破,生活在城中的人,少不得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传言道,愿做盛世犬,不做乱世人,一语道尽乱世的苦楚。
只是这大军,是哪里来的?朱涟尚且不知。
“恐怖。”不留神,一书生打扮的男子站在朱涟身边,望着逼近的大军,开口感叹道。
朱涟一看此人,穿着打扮是熟悉的,不禁脸上现出悲苦来,脱口而出:“兄长。”
面前人就是朱涟未出嫁前娘家的兄长,前不久军营里那封望你去死的信是他亲笔写的。
胡珠后退两步,留兄妹二人说话。
“请王妃劝沈将军退兵,百年以后,朱氏可以让王妃入朱氏祖坟。”朱涟兄长终于开口将来意说出,他是端正严肃君子,一向能说一个字的,不说两个字。
“什么?”朱涟追问,不等兄长回答,便从话语中明白过来:原来大军是我朝的军队,能主导大军去留的是沈嘉树。
先前被军队逼人气势镇住,朱涟没想起来在将军府中听见的谣言,看来谣言的意思很明白,所谓的亡国之患,就是指沈嘉树派来皇城下的这支军队。
不光亡国一点影子也没有听见,沈嘉树的动向,也是朱涟没听说不知道也想不到的。
只是诧异过后,朱涟很快平静下来,继续凝视奔腾而来的大军,空气中飞扬的尘土,心想:原来心中仇恨,如果满溢出去,化为实体,便是如此模样。
朱涟从未想过,个人的爱恨,能够撬动千军万马。
人在怪兽面前,只是蝼蚁,轻易会被碾死。可是得知近在咫尺的死亡是沈嘉树主导的,胸腔中恐惧的情绪消退,朱涟终于平静下来。
民何畏死?
朱涟兄长见朱涟毫无反应,反而一副兴致勃勃地欣赏压城军队的模样,将之前的话语又说一遍:“请王妃劝沈将军退兵,百年以后,朱氏可以让王妃入朱氏祖坟。”一字一句,咬字清晰。
如今军队兵临城下,国将不国,大厦倾倒,朱府着急,才派人来做说客,说服朱涟劝沈嘉树收兵。
朱氏有如今地位,靠的是利益上和文官集团共进退,和平时代向皇室投诚。虽然不是顶流的世家,到底能在皇族宗室吃完以后,手指缝漏出那么一点,分一杯羹。
若是生逢乱世,在一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敌军面前,朱氏显然是不能过像过去一样的好日子,所以才求到朱涟面前。
只是天家无私情,兄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看来私情这种好东西也没办法存在于世家中。
朱氏惯会恩赐,如今的话,是通知氏族的决定,恩准朱涟死后入祖坟的尊荣。
死后有地方入土埋葬,当然是很重要的。可是人到底是生时感受重要,还是死后尸骨有地方存放重要?
若是活着的时候没有一刻的欢心,谁会在意死在哪里,有没有牺牲玉帛?
如果只有感受到幸福才能算活着,朱涟真正活着的日子,又有几天?
朱涟不太了解母亲、嫂嫂、弟媳、小侄女过得怎么样,只是父亲、兄长、弟弟和侄子,一定是过得很好的,过得比其他人要更好一些。
我朝女子一个人有什么力量能够打破父权制的结构?如果千年百年女子过的都是一样的日子,生活中都有一样的感觉。
小的时候,朱涟去过一家老国公府做客,府上有一位上岁数的老太太,端得是富贵人家,膝下儿孙满堂,若是这样的老太太不幸福,世间还有哪位女子敢说自己一生顺遂。
朱涟原本是这样看待的,持有和世人的观点一样的看法:老太太真是富贵繁花,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