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被哥哥看穿,楚扬并不感到意外。以楚执的敏锐,看不穿,才令人意外。
不能怪楚扬迂回,事情太过离奇诡异,他又积累了太多的“秘密”,曝之于人前,没人不会怀疑他的精神状态。在某些方面,楚执对他又是习惯性地过度保护,他如果贸然将一切全盘托出,恐怕他的哥哥反倒会成为他探求真相的最大阻力。
所以,他只能这样迂回地来——先用罗威激起楚执的疑心和戒心,再引导他去发现问题,最后根据他的态度来决定说多少实话、提什么诉求。
感情就像园艺花草,美观的背后是极精心的呵护修剪。即便是亲人之间,也需要换位思考和沟通技巧,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名为“为你好”的伤害了。
楚执直接点出了“求助”,相当于在说,他已经接收到了楚扬的善意和信任,所以也乐于给楚扬一个大大的台阶。
楚扬听懂了楚执的言外之意,于是讪笑道:“有困难,找哥哥。”
楚执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问:“你苏醒以后,这是第一次遇到困难么?”
楚扬一愣,突然意识到,这竟然是他苏醒以来第一次主动向楚执求助。他知道楚执是个大度的人,并没有计较他的迂回,不然,楚执刚才完全可以装傻,不去说破他的意图,给“求助”填上几分“利用”的杂色,让他因理亏而愧疚。
楚执显然也没想得到他的回答,叹了口气,自顾自地感慨道:“在你昏迷前,是很喜欢向我求助的。”他的语气中有心疼,也有怀念。
楚扬一时间摸不准他的意图,于是聪明地选择了闭嘴,认真地看着他,做倾听状。
“我其实,从未停止过自责。”楚执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呼出,缓缓说道:“那个儿童公益活动,本该是我去的。但我突然病了,于是,陪母亲去的人,就换成了性格更活泼的你。那时的你,活泼、机灵、乖巧、贴心,全家上下没人不喜欢你。”
楚扬知道,他说的是母亲车祸去世那年的事,那一年同车的自己只有五岁。
彼时,楚宏深陷丧妻之痛和家族争产,将他丢给了心理医生和专业看护,唯一主动陪在他身边的亲人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楚执。在他残破的记忆中,童年那些少得可怜的画面里,除了面目模糊的医生和看护,唯一清晰的只有楚执。
哄他吃饭、陪他睡觉的是楚执,给他讲故事、陪他玩玩具的是楚执;陪着他重新走出房间、走出家门的是楚执,拉着他的手走入人群中的也是楚执。
楚扬想说些什么,看了看楚执的脸色,又忍住了。
‘他已经一个人坚强了太久,背着整个家走了太久,他需要倾诉。’他心说。
“那是我第一次直接面对媒体和世人的恶毒。”
楚执转身看向窗外,目光幽深不知定在何处。
“他们毫不顾忌逝者亲人的情绪、毫不尊重逝者,打着深挖内情的幌子,恶意编排、造谣生事。我的缺席自然也少不了被人阴谋论一番,就连‘福大命大’、‘运气好’之类的感慨,都像是尖利的讽刺。”
像是触到了回忆的痛点,又像是压抑许久后的爆发,楚执突然转了话锋,愤愤地说:“打我记事起,咱们家就没消停过,简直像被诅咒了一样,是非不断!无论怎样谨慎防备,都避不开祸事。还有那些没安好心的媒体,天天盯着家里,唯恐我们不出事!出了事就只会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带着一群无知、狭隘、恶毒的闲人,胡编乱造!”
作为热搜榜上的常客之一,楚扬深切地理解楚执。
商战、争产、官司、意外死亡、离婚、结婚、失踪、会所、明星、网红、植物人、医学奇迹……贴着豪门标签的楚家,隔三差五就要给银星的各类媒体贡献一波KPI,堪称银星媒体人和吃瓜客的最爱。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的事情总是比正面的事情更容易吸引眼球,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也就更容易被反复拆解、过度解读、大书特书。
悲哀的是,同样的不幸,放在家境平凡的人身上,总能激起人们的同理心、同情心,放在有钱人身上,激发得更多的则是冷嘲热讽——“有钱又怎样,还不是一样XXX”、“一定是黑心钱赚多了遭报应了”、“活该,让他嘚瑟”。
对楚家,网络上的吃瓜讨论中从不乏恶意的揣测,尤其是对楚执这个利益角度的绝对受益者。
不论他做什么都有人非议,仿佛有钱人的世界天生就该是黑暗的、与人伦对立的、与道德背驰的。在文盲遍地、纸笔传信的古地球,连帝王都不可能完全管控住野史在民间的传播,现如今,楚家又怎么可能管得住网上舆情呢?
楚扬不明白楚执为什么突然把话题转到这里,他一直以为楚执对流言虽然谈不上不在乎,在乎的程度却也有限。但是既然说到这个敏感的地方了,他这个阴谋论的“受害者”总归需要表个态。
他于是哼笑一声,尖刻地讥诮道:“这就是大众,我们倒霉,不会让他们走运,但会让他们平衡;编排我们,不会让他们生活改善,但会让他们自以为精神升华。媒体也不过在迎合大众的好恶罢了。哥,外面那些话,影响不了我。”
“你想多了。”楚执说:“我一直很信任你,也明白你从未误会过我。曾经有几年,我确实非常担心你受到外面那些流言蜚语的影响,但是从你提出要自己创业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不会受影响了。被影响的人,一直是我。”
他喝了口水,稳定了一下情绪,把话题拉回正轨:“那时我只有十几岁,年轻、经事少,没受过挫折、没遭遇过变故,不懂得分辨。但是父亲又要求我懂事,我必须懂事。所以我开始笨拙地学习母亲的样子,照顾你。”
“医生、看护、家里的工作人员们都对父亲说,我是个好哥哥,你能走出心理阴影,我功不可没。可是只有我明白,我只是在借照顾你逃避内心深处的自责,对抗外面的流言蜚语。”
“你被找回来的那年,我刚接手公司不久。虽然已经锻炼过几年了,但父亲一走,我根本压不住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那些老人。每一天,我都活得很挫败。你恰好在那个时候回来了,又那么恰好地只对我的介入治疗有反应,我索性搬去精神疗养院住,与其说是为你,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