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是三燕旧都,慕容这个姓氏又是燕国的皇族姓氏,要是他现在去攻打龙城,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到他慕容复到底想做什么。 听了慕容复的计划,慕容博虽自恃燕国皇族后裔的身份,有些难以接受宋人的封赏,但他也明白慕容复说得对,是自己太过异想天开了! 见打消了慕容博冲动的念头,慕容复也是松了口气。 他可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候,出现什么狗血剧情,要是慕容博敢发癫的话,他保证会第一个攮死对方。 安定好了慕容博的心情后,慕容复便将目光放到了宋辽之战上。 借着雁门关的险势,种师道已经守御三月之久了,由于辽军加派了运粮辎重部队的守卫,慕容复他们现在想要劫粮草的话,很可能会被沿途各处的守卫军围剿,根本来不及撤离。 好在他们背后临海,有军需粮草不断用海船送来,不然他们也难以在此处坚持近四个月了。 这一天,运粮船再次登岸,慕容复看着由邓百川亲自带来的一位中年男子,不由得面露喜色,主动迎了上去。 “宗先生大驾光临,在下未能亲赴大名府相迎,还望先生恕罪!” “慕容公子派人三顾茅庐,可见诚意之足,又何来的罪由啊!” 中年男子看起来约莫四十岁上下,身材魁梧,却又一身文士打扮,看起来与他的形象气质颇为不衬。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慕容复派人去大名府诚邀抗辽的得力帮手宗泽。 如今宋辽之战已兵斗数月之久,宗泽不止一次向上级请命,愿赶赴战场为国家效命,结果却迟迟得不到回应,心灰意冷之下,慕容复正巧派邓百川数次请他相助,感念这三顾茅庐之情再难相却,宗泽便辞官随邓百川来了。 慕容复现在手下能用的人实在太少。 自从岛上的精兵融入义军队伍后,韩百战就带着自己手下的强兵上阵杀敌了,这统筹一事就难免落到了慕容复的身上,一度让他愁得头发都要白了。 如今有了宗泽,他总算可以不用为这些琐事而烦恼了。 慕容复热情地带着宗泽在营地内逛了一圈,向他介绍着义军的情况,没有丝毫保留。 而他的这份真诚也换来了宗泽的极大好感,本来他见慕容复年纪轻轻,只怕心有傲气,却不料对方待自己如此礼遇,拥有这份胸襟,难怪能在短短数月之内,就带着义军闯出如此大的名堂。 尤其当宗泽看到义军在进行军阵排练的时候,那气势,只怕连朝廷的正规军都没有。 宋朝练兵,自有祖宗之法,便是按部就班地传授将士阵图,不仅是练兵排阵时用,就算是放到了战场上也是以阵图上的固定模板排阵,讲究“将从中御”,将帅作战必依阵图行事,不得擅自改弦更张。 关于这点,几乎一直沿用到了南朝时期,还是岳飞提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观点,才有所改善。 其大义是,先布阵后出战,这是兵家常法,但绝不可拘泥一法,用兵之道在于以变应变,发乎于心,灵活巧妙才是。 关于这点,也存于武穆兵书当中,因此将士们演练阵法时,也是将敌军的策应变数全部计算到了其中,故而在排兵布阵时,阵法也在不断演变,犹如盘龙一般,不是死物,而像是活了过来。 宗泽对朝廷的练兵之制,一直都存异于心,如今在见到这义军的练兵之法后,这才知道自己来对了地方。 于是乎,宗泽便似有意考较慕容复般,询问他为何如此练兵。 慕容复看出了他的意图,会心一笑道:“将从中御,兵无选锋,用兵之术,败先于此!” “毕竟古今异宜,夷险异地,早已沧海桑田,不可照搬,若是仅靠祖宗之法,存变于阵图之中的话,出兵必败!” “我等深入敌国境内,大多于平原之上和辽军的铁骑作战,若与敌遇,何暇整阵?所以我认为用兵之道,在于随机应变,不可测识才对!” 慕容复对阵法练兵实在懂得有些粗浅,因此只能照搬武穆兵书中的话来应付宗泽,如果是韩百战在此处的话,定会回答得比他精彩。 但即便如此,慕容复的这番话,也令宗泽叹为观止,心下对这位年轻的义军首领更加高看了许多。 “慕容小友对用兵之法竟熟稔至此,宗某虽痴长你数十年,却也白活了啊!” 宗泽现下对慕容复佩服不已。 慕容复则有些尴尬地转过面去,讪讪发笑。 不多时,慕容复就带着宗泽回到了大厅之中。 与此同时,各旗的首领也全部聚集在了此处。 除了当初的五行旗外,由于人数增加,韩百战也开始领兵后,便增添了先锋军一支,左右两军,外加中军各一支。 其中先锋军人数最多,为三千人,其余三军各两千人,剩余的五行旗军,也从原本的一千人,增加到了两千人。 加上一些负责后勤的随军,能有两万人以上。 其中先锋军的统领自然是韩百战了,左右两军分别由慕容博和游坦之担任,火旗的旗主改为石坚,副旗主由另一位丐帮的四大长老担任。 至于慕容复所在的金旗,则由他继续担任旗主,阿紫讨了个副旗主的职位。 最后的中军,慕容复交给了从练兵岛上出来的王鸣来担任,此人是百里人屠提拔上来的,有一定的带兵能力,所以慕容复也十分放心。 将各军的首领、旗主一并介绍给宗泽认识后,慕容复也郑重地介绍了一遍对方,言下之意,便是此人他极为看重,让所有人都不可怠慢。 众人这几个月来跟慕容复朝夕相处,被他举荐的人才,如今无一例外,都成了义军当中的支柱,虽然这位宗泽一副文士打扮,看起来不像是会打仗的样子,但能被慕容复如此推崇之人,他们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