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四章京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京营(3 / 3)

少人,就向各省招募多少……”

“这个想法虽然缺点众多,但不失为个好法子。”皇帝点点头。

全国招兵缺点很明显,方言不一,回家问题等,困难重重。

但有汇集天下精兵这个优点,就足以了。

就像是京营老兵散去各地当乡老,河北乡老能有本县,本府的乡老亲切?

京营每月两块银圆,一石粮,看上去不高,比满清八旗少多了,但这是纯赚的,包吃包住包衣。

历朝历代当兵的,两汉良家子、隋唐府兵,都要自备干粮和铠甲,宋朝的饷钱还要扣除衣袍、吃食,表面上看起来俸禄高,其实剩余的着实不多。

再加上包分配,在咱们新明朝当兵,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福利。

这种福利岂能让京城百姓独享?

想着后世京城那种种特权,朱谊汐顿时带入后平民百姓角色,恨得咬牙切齿起来。

父子聊了几句,末了,皇帝随口道:“忘了与你说了,五月份,京营与边军轮换,你将去辽东。”

“儿臣去多久?”

“这几个月太子妃要抓紧了,几个妾室也带去吧。”

皇帝没有直言,但太子明了。

允许他带女人过去,没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

春暖花开之际,皇帝也静极思动,思考着军队的情况,他忽然想起了后勤辎重了。

去一趟通州,其实也不错。

对此,太子却心生感动:“父皇果然不放心我……”

御驾轻车简从,迅速地抵达通州。

很多人知道通州是粮仓,但却不知道通州也是军粮的再加工之地。

行军打仗,笨重的军粮自然是不可取的,只有那轻便、简单,能够迅速填饱肚子的军粮,才是优选。

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