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下一道菜的餐酒,在面包吃到2/3的时候,就被调酒师送到了面前。 一款白葡萄酒,来自意大利的翁布里奥。 温布里奥也是一个葡萄酒的产区,虽然产量不多,但是酒的品质相当不错,所以非常著名。 这款白葡萄酒,李潇也曾经见过,已经能算得上是拍卖级的藏酒。 起拍价是1万,最终成交价是2万8000,而且需要一箱12支购买。 这一瓶酒的香味,就明显比前面的几瓶酒香味更加馥郁。 有成熟的菠萝香气以及柑橘的果香,同时还有一些油甘菊的清香,以及杏仁的苦香。 香气十分的复杂,无论是前段后段中段都让人回味无穷。 入口的涩味很轻,几乎没办法感受得到。 之后是微甜,随后是回甘。 白葡萄酒的度数很低,喝起来不像是葡萄酒,反而像是酒精味的果汁。 接下来上的是鳌虾。 而且还用的是北冰洋产的,托利亚小头鳌虾。 这鳌虾的个头不大,产量很低,每一只大概是0.7两左右。 去掉占比比较重的虾头以及两双硕大的钳子后,剩下的虾肉,最多也就0.4两左右。 幸好后厨的厨师并没有只用一只螯虾进行烹饪,而使用了两只。 鳌虾使用的烹调手法,是低温的油渍。 把品质极高的橄榄油加热到60度,把纯虾肉放入油中浸泡3个小时。 虾肉整体会被提高到60度,或许会有人觉得60度没办法煮熟。 然而,通常能用低温熟成的食材,大部分都是可以生吃,或者半生的时候进行食用。 李潇看到虾肉中心,还略带一点生。 调味也非常的清爽和特别,一共使用了6种番茄籽,一种奇亚籽和百香果籽。 酸度很奇妙,李潇原本以为,这么多酸性食物,会形成非常酸的酱汁。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些五颜六色的番茄籽,奇亚籽和百香果籽里面加入蜂蜜。 所以总体来说,味道是酸酸甜甜。 甜度偏低,但酸度控制得也非常好,十分特别的酸爽。 鳌虾的肉很嫩,肉质还带着一些脆感。 虽然用的是油浸,但是鳌虾身上的油分却控制得很好,吃起来比较干爽。 由内到外的口感都非常统一,本体因为没有调制。 所以味道偏淡,只有本身的鲜甜,以及淡淡的海水的咸味。 不过沾上由番茄籽,奇亚籽和百香果籽的酱汁后,味道就恰到好处了。 两只比拇指略大的鳌虾肉,很快被吃完。 下一个菜也适时地出现在服务员小姐姐手上。 墨鱼汁煮墨鱼,配上白玉米糊。 黑色的墨鱼酱,还在白色的白玉米糊上写出了一个【悦】字。 而且,这个【悦】字不得不说,还挺有书法气息。 厨师还在料理的表面撒上了星星点点的金色金箔,整体非常有画面感。 像是有人在一张点缀了金箔的乳白色宣纸上,认真地写了一个毛笔字。 这道菜,同样使用了很简单的分子料理手法。 墨鱼用破壁机达成粉碎,用纱布挤压里面多余的水分。 加入墨鱼本身的黑色墨汁,把墨鱼泥染成黑色。 最后加入玉米淀粉增加浓稠度,让墨鱼泥变得更加细腻完整。 这里同样也使用了低温慢煮技术,不过这次抽真空慢煮。 把黑色的墨鱼泥,放入真空保鲜袋,用机器抽真空。 放入60度的温水中,进行慢煮,让墨鱼泥里面的玉米淀粉和墨汁的性质产生改变。 使得原本是液体的墨鱼泥,变成半流体。 这道菜,也是一道经典的意大利菜改良后的产品。 原本是烤白玉米泥,配烤虾,而这里则是把烤虾换成了工艺更加复杂的墨鱼泥。 烤玉米糊在当地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意大利面和面包以外。 烤玉米糊作为重要主食,可以在当地排上前三。 白玉米烘干后,磨成粉末。 这种白色的玉米磨成的粉末,经过三次过筛之后,形成的玉米糊会非常的细。 李潇舀起黑白分明的料理,入口十分的顺滑,没有一丝的颗粒感和纤维感。 墨鱼泥的质感跟玉米糊很搭,但是莫名地有种适合老年人吃的感觉。 白玉米泥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显然在煮的时候还加入了少许的奶油和牛奶进行提鲜。 黑色的墨鱼泥口感很特别,整体吃起来没有一丝的弹脆。 因为墨鱼的组织粉碎得十分彻底,而且经过了多次的脱水吃起来反而有种紧致的感觉。 不过总体而言,口味和口感只能算中规中矩。 没有特别惊艳的感觉,不过在李潇看来,老人和小孩必定十分喜欢。 玉米糊糊,用了一个十分大的碟子,但分量却少得可怜。 才吃了四勺玉米糊糊就见底了,不过不得不说这家店使用的白玉米品质相当不错,越吃越香。 在感觉最好的时候,却戛然而止。 不得不说,这位主厨对于人心的把握,比他对菜品火候的把握还要深刻。 紧接着上来的是一道特色意粉。 很久没有开口的何若初,还特意开口介绍: “pasta ni,曼奇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