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春雨依旧没停歇,沈忆宸撑着油纸伞走出紫禁城,刚才所发生的一切,对他而言宛如梦一场。 自己在大明的科举生涯,就这般结束了吗? 说实话,这种感觉就如同毕业季离开学校一样,仿佛告别了一段过去的人生。 从此以后,再也不用寒窗苦读圣贤书了,未来迎接自己的,将是充满了尔虞我诈的官场。 到那时,自己又能否在功名利禄、势倾朝野中,保持着曾经的初心? 想到这里,沈忆宸笑了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话听着让人感到热血沸腾,想要以行践言又谈何容易? 皇城脚下商贩行人的喧嚣,打断了沈忆宸脑海中那些虚无缥缈的想法,他开始思考更为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殿试最后交卷阶段,王振的举动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点沈忆宸深信不疑,特别是对王振这种人而言,更不会无缘无故的帮你一把。 今日你从他那里得到了多少好处,来日肯定会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自己又能给予王振什么回报呢? 左思右想,沈忆宸认为自己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那个还未到手的三鼎甲功名了。 莫非王振还是没有死心,一定要把自己绑定在阉党的战车上? 说实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当初在王山府上的对话,让沈忆宸可是忐忑了十几天,现在王振又添上一桩,还让不让人活了。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实力太弱,面对王振这种专权官宦,几乎没有抗衡的能力,只能小心翼翼地对待。 不过谨小慎微,总比骄傲自大要强。 毕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迎着春雨,沈忆宸回到了成国公府,却意外看见朱仪站立在府门前。 “沈忆宸,你还是习惯于提前交卷。” 朱仪淡淡说了一句,乡试起沈忆宸就每日提前交卷,他就预测到殿试大概率也是如此,果然猜测没错。 只是这个时间点,有些过于提前了,还未曾听闻有新科贡士上午就交卷的。 不过从这句话中,沈忆宸也能得知,朱仪站在这里不是什么偶然,就是在等着自己。 “大公子,是有何要事吗?” 沈忆宸反问了一句,没有弯弯绕绕。 朱仪段位可比朱佶强太多了,他向来属于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在此等候自己,定然是有事要说。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告知你一声,父亲大人已托媒人与泰宁侯府合婚对了生辰八字,并且双方交换了婚书。” “下一步就是选个良辰吉日举办婚事,不知沈姨娘多久到京,你的大婚之喜可别错过缺席了。” 就这事? 沈忆宸感觉没那么简单,至少这件事情不值得让朱仪冒着春雨等候自己。 “多谢大公子相告,书信我已托人传回了应天,母亲应该很快就会动身北上。” 放榜定亲的第二日,沈忆宸就写好了书信,并且让矿工王能走驿站加急前往应天府。 同时让他再找叶宗留要几个人,一路护送着母亲沈氏北上来京。 说实话,让母亲沈氏来京这件事情,沈忆宸早就想做了。 毕竟随着自己在成国公这里愈发受重视,林氏心中的敌意就越大,很难保证千里之外母亲的安全。 与泰宁侯府的婚事,算是给了沈忆宸名正言顺的理由。并且现在有了参与海外走私分成的一大笔钱,他也能支撑起母子二人在京师的生活所需,而不必寄人篱下。 “你做事情就是稳妥,这点比二弟强上许多。” 听见朱仪转而提及到了朱佶,沈忆宸立马就明白过来,这才是对方真正想说的东西。 “大公子,有话不妨直言。” 俗话说与聪明人聊天就是轻松,但这句话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聪明人站在自己这一方。 如果不在,所谓的聪明人可能就心机似海,你完全摸不透对方想的是什么。 相比较于跟朱仪打交道,沈忆宸甚至更愿意与朱佶争斗,前者就像是一条老谋深算的狐狸,后者标准纨绔子弟想做什么都写在脸上,应对要简单的多。 “你这十来日在府中准备殿试,对于外界发生之事了解不多。” “二弟昨夜心烦气闷与人喝酒,说了一番会试前你与父亲大人拜访钱掌院之事。再加上拜见座师那日,钱掌院好像说了他据理力争改变排名,把你取中为会元的话语。” “这两件事情要是被有心人联系起来,恐怕会生出一场流言蜚语。” 听完这话,沈忆宸脸上表情有些凝重了。 科场流言蜚语有多大杀伤力,弘治年间才子唐伯虎的“科举舞弊案”,已经给出了一份答卷。 就算最终调查结果为“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皇帝为了平息众怒,依然选择各打五十大板,断了唐伯虎的一生前途。 沈忆宸不知自己会面临怎样的局面,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闹大了会很麻烦,特别现在处于殿试阅卷期间。 另外还有一点让沈忆宸不解,那就是朱佶有那么蠢吗? 这件事情能被嫡长子朱仪知道,就意味着闹大了想要瞒过成国公朱勇,是不可能的事情。 成国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就连自己这个婢生子都清清楚楚,他身为嫡子会这点都不知道? 朱佶跟林氏的野心,无非就是次子夺爵,继承朱勇的公爵之位。就算是想要排除自己这个威胁,用这种蠢比手段岂不是自绝于成国公? 到时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只会是朱仪。 并且客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