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官场生涯下来,不仅仅是沉忆辰变得圆滑世故,徐东海同样磨平了很多棱角。 “西湖雅集有大明文坛道场的别称,各路大儒士子均想借此机会扬名立万,达成文人立言之功。” “提督乃大明魁首,要不趁此机会辩经证道,把沉学发扬光大?” 徐东海才华学识并不低,如果不是遇到沉忆辰这种不世出的天才,恐怕也能在应天府科场成就一段佳话。 入仕之后,徐东海一直对沉忆辰保持着关注,其中有好奇,也有不服的心态。 沉忆辰国子监讲学的事迹,同样传到了徐东海的耳中,他很清楚没有经历过辩经论道的学术观念,是无法得到天下文人士子的认同。 前面的“沉学”称谓,更多是一种恭维。 三不朽乃文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徐东海就不相信,沉忆辰不想着书立言流芳百世。 西湖雅集,便是证道场合! 说实话,沉忆辰向来对这些文人大儒的讲经论道没有兴趣。 因为在他看来,儒家发展到程朱理学,把孔孟学术观点,架上“圣人言”的神坛,不允许任何的质疑给修改,就已经把路给走死了。 再怎么辩经,就跟八股文一样,无法跳脱出“格式”的限制,最后不过是说一堆“假大空”的废话。 可是不喜欢归不喜欢,经历过这几年仕途生涯,沉忆辰清晰的认识到华夏文明,走进了固步自封的死胡同。必须得有个人站出来打破这一切,就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从思想源头上注入活力。 否则自己立下多少不世之功,都仅能治标,不能治本! 对于别人而言,文人三不朽中立言最简单,立功次之,立德最难。 但是对于沉忆辰来说,想要推翻这个世界的观念去立言,才是一条最难走的路。 吾道依旧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