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4 章(2 / 2)

听人说过,有人在乡试时拿炭盆烙饼烤肉,甚至烧水,能比她们吃得更好些。

她正思量,鼓声如约敲响,第二场考试正式开始了。

这一场考察与初场不同,乃是论,判语,诏,诰,表这类公文。

其中像是稽核,办理等程制,皆要求考子掌握,就拿诏书来说,连民间百姓都对其中一部分耳熟能详。

比如每有新皇登基时,必然要发的即位诏,治国有失时,皇帝会因请罪而发下罪己诏,乃至皇帝驾崩之际,顾命大臣为肃清帝王身后事,确保朝堂稳定,国脉不动荡而拟定的遗诏等。

穆檀眉对此颇有些研究,是以这一场,比之纯粹做文章要考的更加得心应手。

只有其中一题,让她微微有些皱眉。

题曰,《拟前朝众翰林为帝作青词表》,穆檀眉心道奇怪,这青词通常是指天家每逢斋醮,开设祭坛,上奏天庭时所用的祝文。

因符箓是用朱笔,在青藤纸上写就的,是以得名。

若皇帝对此类小节不上心,就干脆让主持祭祀的道士写了,但要是相反,皇帝太过上心,通常会因为嫌弃道士文采不成,词作寡弱,而命翰林院里文才斐然的一众状元榜眼们,竞相作词,再择优选用。

穆檀眉支着脸想,当今这位天子何时沉迷道家了,似乎没太有过耳闻。

可若不是,这位掌翰林院事出身的丁右侍郎,又何故出这么一道题?

她微微挑眉,难道是丁右侍郎自己反对天子信教,所以特意出这道题,用以误导一众考子,看谁会上钩,显露出溜须拍马的媚君之相?

她对丁右侍郎本人并无了解,更罔论人家心思,就斟酌半天,中规中矩地写了。

科举考试的取用,向来喜欢以首场为侧重点,也就是实打实的硬功夫,以四书五经义的水平论高低。

所以她这次乡试的策略,是首场施尽浑身解数,后两场时,如遇到有争议,难勘明的题目,就尽量保守作答,避免剑走偏锋一类的风险。

答完这题,余下的几道多是问大献时下的政务,穆檀眉也依着题意写了自己的见解,一一完整做完。

最后剩下的就是判语了。

乡试阶段,对判语的考察算不得高深,是通过模拟评判官府受理的案例,做出对应的批文,以此展示考子们在律法一道的水平。

许多考子对律法,算学等领域不过尔尔,并不当真下苦功钻研,而穆檀眉因近水楼台,又在州衙见识过几个月,对此反倒显出些优势。

这一场她作答顺利,写得很快,第二日天色微微擦黑时,穆檀眉已经收整好一切,提前搭板睡觉了。

因她比旁人休息的早,没有受到杂音影响,所以睡得极好,连前夜的份儿也一并补了回来。

晨间突然下了一场小雨,别人还在梦中,穆檀眉已经迎着雨,神清气爽地用了早饭。

雨浇灭了暑燥,却也溅脏了某几个倒霉蛋的题卷,穆檀眉对此充耳不闻,发现自己已经能适应了这种哀嚎。

她视力好,眼尖地看见对面的考子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把堆在地上的考篮,挪到膝盖上母鸡似的保护起来。

她不禁想起司延槿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