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宫后,属官递上来一份文表。先前他命属官去核查婆罗门教到底在国中收留了多少孩童,眼下结果出来了。
看过之后,正要召属官来议。忽然传旨到:高昌王召大王子觐见。
庾昭明应召,想了想,将那份文表放在了怀里,然后往高盛宫而去。
在书房里他见到了父王。行礼后父王命他坐,然后问:“你今日出城去了?”
出城去送博彤这件事,庾昭明知道或许瞒得过王后,却绝瞒不过他父王。他也不打算瞒:眼下他无法给博彤任何保证,如果连对她的喜欢都要隐藏,那就枉为男人。
庾昭明道了声是,“博彤回赭石城去了,我赶去送送她。”
高昌王看着他,问:“你知道我为何叫她回去?”
“儿子知道。”庾昭明起身答道。
高昌王看着这个大儿子:他知道他的不喜,却不遮不避,不隐不藏。高昌王其实不算个好脾气的君王,他也不喜欢博彤,但他明白什么叫知慕少艾。再者,庾昭明坦诚,坦诚意味着可控。博彤既然已经回去,高昌王也不必要逼迫到底。
想到此,他道:“你坐罢。”又道:“这些事情,按理该由你母亲与你说。可如今你母亲不在,便只有我来管。”
庾昭明默了一时,道:“儿子让父亲费心了。”
“坐罢。”
坐下后,庾昭明从怀中掏出那份文表,奉给了父亲。高昌王接过文表。庾昭明将缘由大致说了一遍,然后道:“按文表中所统计,如今,国中仅上郡便有婆罗门寺庙逾三十座。以城外清凉寺为例,其一寺收纳孩童就近达二十七人。以此推之,上郡各婆罗门寺庙之中,所收孩童近千人。”
这还没有算各下郡县中寺庙数量。
他原本只是觉得这些孩童到底是高昌人,看着都是好好的孩子,他有责任保证这些孩童的安危。然而当数据统计上来后,心中却油然生出了一分警惕。
高昌王合上文表,问:“你有什么想法?”
庾昭明的想法主要有二:其一,不能再任由婆罗门教无序传教。各郡县衙门需加强对婆罗门教派,教徒及寺庙的管控。需限制寺庙占地面积大小及数量;僧徒需有官府核发的身份凭引;每寺需限定僧徒人数。
其二,要解决国中贫困孩童的生计问题。初步设想由官府开设学堂,面向各郡县贫苦孩童,教授简易书写,算术或其他技艺等,使其某得一个求生之能。所需资费,一应由国中承担。
说到底,授民以渔,本就是朝廷该管的事情,不该叫他人拿去收买人心。
高昌王没有评论,只道:“你下去写个奏章来,改日集议。”
庾昭明躬身领命。又说了一时,便退下了。
庾昭明的奏章几日后便呈了上来。到集议时,对于第一点,参加集议的各大臣没有异议。第二条,各大臣对简易学堂的设立产生了分歧。
高昌虽有农耕,但并非以农立国,国中人民所从事多集中于牧与商两行。放牧,不需要认字;若想附身于商贾,自可卖身为徒,自然会学会简易书写与算术。何须由官府特别设立学堂?
支持的一派则认为,这学堂招收的对象本就就不是能自己找到出路的孩子,而是那些一无所有的家庭。教会他们书写认字和算术,至少能给人一线生机。
这一点并未过多争议。
接下来的争论于是就变为招生时,如何分辨哪些是真正一贫如洗,哪些是能自己找到活路的?
这个问题不成为问题。穷人家的孩子,长大了要给家里挣生活。学习期间,只管一日两餐。贫穷的压力在这里,那些有出路的家庭多不可能让孩子闲着。来的自然都是那些走投无路,希望借此找到一线生机的家庭。且这些孩子也会认真学习,以期早日学成。
然而,一日两餐,一位老师,一间屋子,说来简单,实际花销如何管控?是否会有冒领?成效如何考核?郡县镇村,该从哪一级开始设置?
种种争议,讨论不绝,无法定论。
讨论过程中庾昭明没有说话,只在争论似乎又要回到原点时说出了自己的用意:授民以渔。
这个立意一出来,所有该与不该的争论戛然而止。毕竟,如此立意,谁能说一句不对?不仅不能说不对,还要诚心赞一句大王子仁厚,心怀苍生。
于是接下来的争论变成了这事情到底该如何做。
对于事情该如何做,虽然意见纷呈,到底凑了个条目出来拿到了朝议之上。然而争议仍然不小,主要问题仍在于开支管控与成效考核。
但凡涉及到钱粮开支,不至少议论个十天半个月,都是身为臣子的失职。
又有人提出,条目法例虽有,依据从何而来?是否需要先就整体情况进行摸底?
林林总总,朝议虽然过了一轮又一轮,却迟迟悬而未决。
庾昭明虽未亲自下场辩论,但不免觉得这种争论有为了讨论而讨论之意。这件事既然是他发起,一应权责自然由他负责。大臣们如此颠来倒去,抠章索句,到底是为了哪般?
他心中不耐,高昌王却耐性十足,尽管那些车轱辘话听了一遍又一遍,却没有丝毫不耐。
这一日朝议,眼看事情又将搁置,庾昭明终于发声,道:“此事讨论已近一月,相关条例已然粗草成文并过了朝议,然而时至今日,诸位却依旧今日揪一词,明日寻一章,迟迟不肯定论。我倒要问问各位,可曾想过国中那些失路孩童?如此顾小节而失大义,是为官牧民之道吗?”
此言一出,朝上一静。丞相安佑的嘴角露出一点隐隐笑意来,不过一瞬即逝。
这时,高昌王发话,他不耐烦久听他们争论,令庾昭明与丞相讨论之后再拿到廷前来。众臣领命。
父王既然发了话,庾昭明心中纵使有火气,也压了下去,拱手听命。
回到政事堂后,庾昭明心怀怒意,坐了好一时才渐渐平复。平复之后,他问了问时辰,才知已至申时。
父王令他与丞相共同商议,如今下朝已近一个时辰,却不见安佑的人影。庾昭明知道,安佑必定是等着他主动过去。毕竟,就算没有父王那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