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明知故问,有意逗他,“气?什么气?”
阿顺呆呆的,“主母母家来人,特意选了今天上京,还带了其他……”他声音越来越小,恐说了逾矩的话。
史煜一面上了马车,转视道:“母亲的意思你我还不明白?可今日一见吧……若母亲,姨母都有意,嗯就这样了吧。”
就这样?史煜突如其来的看淡生死的一句话,吓得阿顺再不敢多话了。
斗春赛下半场,第三轮不再写诗,而是京中时下的飞花令,只可现存诗词,不可胡诌,层层筛下来,只留前两位进入下一轮,故而此轮不再赘述。
最后一轮,两两一组,比改字诗令。
“何为改诗字令?”沉香问道。
祁氏笑道:“往年最后一轮比的是联句作诗,今年换了新花样,此轮倒有趣,你听我来——少小离家老二回,哪字有错?”
沉香立马回道:“自然是二这一字,应是少小离家老大回⑦哩!”
“对了,既是改字诗令,便此错非错,为何老二回?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妇⑧!”
沉香恍然大悟,“竟有这样式的比赛!”
待文官讲明规则后,于是开始分组,因上一轮清云甚为出色,飞“月”字与余下四人打了四十九来回胜出,又被分到与段家姑娘一组,故而场外人下注时,都趁此投入不菲的银钱,谁赢谁输无关紧要,挣的便是外地客的钱!
“荣州永乐侯府四女江氏——荣州段家二女段氏——因上一轮江氏更优,故而先后已分,开始!”
清云上前,与段二姑娘恭身毕后,清云缓缓道:“梦有灵犀一点通。”
答者需要马上指出此句何错,并念出对的诗词,才算圆满,段二姑娘自信满满,“应是心有灵犀一点通⑨。却因一片冰心在玉壶⑩。”
随即场外人才明白何为改字诗令,纷纷为她们喝彩起来。
清云此轮毕,段二姑娘紧随其后,“乱花飞过秋千去。”
清云回:“应是乱红飞过秋千去。却因明日落红应满径。”她不慌不忙,心下已有了诗,“人心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冬风。”
段二姑娘闻言,并未细想太久,立马道:“应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却因人面春生红玉液,银盘烟覆紫驼峰!”
段二姑娘紧接道:“天接雨涛连晓雾,星月欲转千帆舞。”
清云回:“应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却因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
“好!真真儿精彩!”看她们打得一来一回,祁氏看得也爽快,又道:“咱且不用等太久,若次轮想完,需得让对方困在不熟悉的字上。”
如祁氏所言,在赛场进入焦灼之势时,段二姑娘率先抛出一句——诗家风景在旧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云似锦,出门俱是看云人。
清云思忖片刻,下一瞬抬眼时,面上笑容未退,字字清晰无比,“应是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却因旧花欲落新花好,新人少年旧人老。”
段二姑娘闻言颔首,心下已是无比钦佩,听清云道:“春来秋月何时了,旧事知多少?”
“应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段二姑娘回答极快,“却因……因……”
此句一处,连同场外的人亦一时愣住,一花一往……段二姑娘闭上眼苦苦冥想。
下一瞬,却听锣声敲响,文官道:“次轮毕!荣州永乐侯府四女江氏——胜!”
四周响起热烈掌声欢呼声,段二姑娘上前恭身,面露羡意,“姐姐才华超众,我无比钦佩!”
清云还礼,眉眼尽是温然笑意,“妹妹谬赞,若来日还有机会,我们再战!”
斗春赛四轮已完,场上还留八位未散,依赛制所言,他们都是胜出者,才华皆不相上下,可若还想在八人中夺魁,赢官家赏,便须八人一组,行上四轮的赛制,最后剩下两人争魁。
“来来来——最后一轮下注下注——谁是夺魁者!”场外一时闹声四起,祁氏看着场上最后留下的两人,忽觉一场腥风血雨席来,除了清云,还有一位,“史家二公子?”
“荣州忠端伯府二子史氏——荣州段家二女段氏——争魁赛起!”
话音刚落,只听锣鼓喧天,人群拍掌之声不绝于耳,史煜率先登台,清云随后,随即对视恭身。
“竟然是你。”史煜话间,有惊讶,亦有一抹笑意,不如说在意料之中。
清云抬眼,双眸透着从未有过的坚定,气势不输一人,“家妹满月宴,九射格上遥遥一见,甚觉公子武艺了得,只是不知文艺又如何?”
史煜笑声爽朗,兴致从未有过这般澎湃——那日九射格上,故意输掉卫国公府的姑娘,还有那日踏春时,以一首《迎春》摘魁的姑娘,如此才华灼灼之人,现如今,已站在了自己身前,面对她的“大放厥词”,史煜亦自信满满:“今日一比便见分晓。”
夺魁赛依旧是改诗字令,只是略微改动一点——答者念出正确诗词和“却因”后,需将“却因”最后一字作为下一首的令,抛给另一方,如此循环,直至夺魁。
史煜先道:“明星松间照,清泉江上流。”
清云回:“应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却因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且听——生怕见树树开落,朝去塞雁先还。”
史煜回:“应是生怕见花花开落,朝来塞雁先还。却因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且听——杀气凝不住,风悲日采冷。”
清云眼神依旧坚定,“应是杀气凝不流,风悲日采寒。却因千涧碧流寒漱玉,万山黄叶冷摇金。且听——金风银露一相逢,便胜却人世无数。”
史煜“张口就来”,“应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却因石如红玉间乌金,上与天通直下临。且听——临雨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早妆。”
二人一来一回,气势甚为傲然,足足有三四十回不在赘述。
清云见状难破,忽地神色一转,似决心此句定胜负,“且听——才始见春归,又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