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官拜华堂> 第十二章 白苏案(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白苏案(2)(2 / 4)

顾成烨一听“汝阳王府”,倒是肃了脸色。

“汝阳王府能有什么冤情?”

萧望舒道:“可惜臣还没和那女子说得上话,她就忽然失踪了。臣已经派了人去找,眼下还没有音信。”

“失踪了?”顾成烨皱眉,“会不会是那女子故意做戏?”

“臣想倒不会,无故拦官员的轿子可是不小的罪名,更何况那女子身上伤势不轻,只怕是另有隐情。”

顾成烨颔首道:“那就再仔细找找……”

话音刚落,张猛就在殿外请求觐见,他也是传廷尉府官差的话。

说是廷尉监那里已经抓到了人,他们发现白苏的时候,她正在谢府门口徘徊,怀里还揣着一封信。

张猛将信呈了上去,“这信似是答谢太尉大人的。”

萧望舒若有所思的看了谢池一眼,“难怪那女子说,多亏了谢家人将她救下,否则怕是已葬身黄泉。”

谢池看向萧望舒,却见后者也定定看着他,含笑抿唇,一副等他作答的模样。

谢池这才明白,他中计了。

他想利用萧望舒打击曲家,谁料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绝对不会让他置身事外。

顾成烨看着神情有异的谢池,挑了挑眉,“救她?此为何意啊?”

谢池进退维艰,他若回答,那得罪曲家的事儿也得算上他一份,他若不答,萧望舒就直接略过此事,便不会让他称心如意。

两人僵持着,谁也不先张口。

他们都在赌,谢池在赌萧望舒那清正刚直的秉性,萧望舒在赌谢池与曲家的朋党之争。

可萧望舒格外有定力,因为她知道自己可能会放过这个声张正义的机会,谢池却不会放过任何打压曲家的大好时机,毕竟这是他好不容易才抓到的把柄。

顾成烨多疑,萧望舒便不再多言,而是默默垂眸,装作并不知情的模样。

压力瞬间给到了谢池这里,选择权亦是在他手上。

谢池不禁自嘲,打了那么多年鹰,还是头一回被鹰啄伤了眼睛。

萧望舒想了许久才想到这个破局的方法,三角关系是最能维持平衡的,要想拉谢家入局,最好的办法便是换家战术。

你想利用我烧了曲家,那我却偏偏要把火苗往你身上引。

谢池着实低估了白苏的谨慎,她潜伏王府六年哪里会是泛泛之辈。宫人放她走时她留了个心眼,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反向跟踪那人直至谢府,也因此知晓了救她之人的身份,这与后来萧望舒的猜想对上。而让白苏携信去谢府,便是萧望舒的授意。

可谢池并不知道这些,只以为自己机关算尽,却难抵天意疏忽,气得牙关发颤。

在顾成烨紧迫的注视下,他只得编造了一个缘由。

“臣那日从宫中回府,忽然窜出一个满身伤痕的女子说是有人对她滥用私刑,臣心中不忍,才将其救下。”

这段话漏洞百出,顾成烨心中半信半疑,却还是顺着他的话问:“谁在宫里动用私刑?”

谢池清了清嗓子,道:“是汝阳王妃。”

汝阳王妃不只是皇室宗亲之妇,亦是曲家的人。牵扯到私刑,顾成烨便知事情应该不小。

他等着谢池道出其中原委。

而谢池也果真准备好了说辞,“那女子说,汝阳王世子并非王妃亲生,而是六年前杀母夺子得来的。”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曲凌恒气得眉目紧拧,眼中已是铺满了怒气,“谢太尉,请勿要妄言!”

见他这般反应,萧望舒便知他是被自个儿的妹妹和甥女蒙在鼓里。若他知情,该是不会任由她们这般胡闹,甚至被以这种方式搬到朝堂上。

谢池摆明了要和他较劲儿,轻哼一声,定定看向顾成烨,“请陛下明察。”

顾成烨静静看着两人的剑拔弩张,心中冷笑不止。

这一半家事一半国事,谢家将它推上了朝堂,是要逼着他彻查呀。既是如此,他又怎么能拂了他们的意呢?

纵然心中已是非常不悦,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皇室宗亲一事向来由宗正处理,眼下廷尉既已介入,又涉朝臣,那便交由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至少还有一个何既明在,局势便在他的掌控之中。

三司指的是御史大夫何既明,廷尉萧望舒,而那位宗正,便是一直深居简出的长公主顾琬琰。

顾琬琰堪称北奚王朝的传奇,她虽为女子,性格却飒爽刚强,雷厉果敢,学识不输于男人,政治眼光也远高于众人。

都说女子不得干政,她却是个例外,先帝对她格外宠爱,允许她议论政事,而她也总能以果敢敏锐的决策助力北奚壮大,先是设计清剿叛臣,而后又献计从东陵手上夺得豫、徐两州,至此北奚版图不断扩大。

顾成烨的顺利继位也离不开她的帮助。顾成烨的母妃故去的早,从小便被养在顾琬琰的母亲身边,两人虽不是一母同胞,但结伴长大,感情十分要好。

彼时顾成烨不得圣宠,先帝意图传位于故太子顾成宣,无奈其英年早逝,先帝伤痛之际,便将储君之位传给了皇长孙顾怀明,可顾琬琰却觉得顾怀明性格软弱怯懦,没有主见,担不起皇位,因此与先帝多有龃龉。

清和五十三年,先帝驾崩,顾怀明继位,改国号为熙宁,先帝尚未出殡,顾怀明便听信佞臣谗言,将几位皇叔悉数赶至封地,无诏不得进京。

在此番变相的压迫之下,顾成烨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政变,而与他里应外合,为他打开宫门的便是长公主顾琬琰。

顾成烨登基之后,对顾琬琰也十分敬重,直到清平十年发生的一件事,成了顾成烨与顾琬琰之间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顾琬琰因此性情大变,消失在公众视野。

堂审那日,便是萧望舒第一次见到这个传闻中的人物。

那雍容华服下包裹着一具瘦弱的身体,眉目吊梢着孤傲与清冷,鬓边银发渐起,唇色微微泛白,没有多少发饰妆点,也没有任何脂粉敷面。

她就那么坦然自若,大大方方的往那里一坐,纵然如此,也依旧气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