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茵自出现后便急着陈情,到这时才留意霓缨手头的事。
她面前的案上放了好些香木盒子,每一个里面都放着几份分割好的香木,面前铺开一堆裁开的小条红纸上写着香木名称,字体秀丽不失遒劲,是在分装标注。
霓缨少时父母双亡,之后一直由崔氏长房细心教养,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这也让她养成许多娇滴滴的习惯,譬如要出远门时,会将自己用惯的东西分装小份,出门在外也不会短缺。
她今日刚进宫,眼下这架势,却像在为远行做准备。
在裴茵呆愣的神色中,霓缨缓缓开口:“后宫住所,是你安排的?”
裴茵先是点头,继而摇头,又觉自己这样实在含糊,便仔细解释:“陛下日理万机,并不在这些小事上费心,但对姐姐却是独一份儿用心,一直想着若不能用中宫,该用哪处安置姐姐,我记得姐姐曾提过这宫室的蹊跷,便向陛下提议,如此我也方便见姐姐。”
说完,裴茵反应过来霓缨说的话,主动问:“姐姐方才说我需得自救,是何意思?”
霓缨搁笔,拿过一旁的热湿巾擦了擦手,又拿过案边放着的香膏涂手,不急不缓道:“想来你应当知道,我并非奉旨进宫,封号品阶皆未定下。”
这事魏璠并未宣告后宫,但裴茵却知道。
她带着不加掩饰的艳羡说:“是,陛下说想等着姐姐进宫后再商议定夺。后宫妃嫔册封晋升,从无自己定夺的先例,这是陛下的荣宠。不止如此,宫所并未题名,也没安排人手,都是等着姐姐来了,随喜好自行安排的。”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必须选择这所宫室。”
霓缨将香膏搓开:“陛下的确为我准备了许多特例偏爱,但这些偏爱的前提,是我欣然接受他违背诺言的事实,心甘情愿留在这里,而不肖想这处宫所之外别的地方,这就是陛下在心中为我划分的偏爱尺度,至于你……”
“想借拈酸吃醋以表赤诚,那你的尺度就在于让陛下意会之余,也让不该意会的人半点瞧不出来。唯有如此,陛下才会觉得你的拈酸吃醋只是你二人之间无伤大雅的情趣,而不是会惹事的负担。”
“可你呢?选了两个急于上位之辈,一路上唯恐不能替你将帝王新宠的身份散布到人尽皆知,你尚未说一句话,她们已替你造了一百句的势。”
霓缨手心拍手背,加速香膏吸收:“而我如今尚未点头应下陛下的册封,陛下必会想办法表达诚意,这个当口,你是嫌自己的头冒的不够高吗?”
裴茵脸色煞白:“多谢姐姐提点,阿茵明白该怎么做了。”
霓缨看她一眼,语气忽然轻松:“闲话说完了,说点正经事。”
裴茵又呆住,刚才说的还不算正经事吗?
霓缨眼神慢慢定于她腹上:“裴婕妤今为后宫第一人,恩宠不浅,可这肚子——似乎仍无喜讯啊。”
裴茵仿佛迎面中了一箭:“我……”
霓缨:“你我又不是豆蔻金钗的小女娃,你都经人事了,还避嫌害羞?”
裴茵心说我是经人事了,可你一个未经人事的比我还老练是怎么回事。
只能硬着头皮道:“其实……陛下也没有格外恩宠,眼下宫中人少,都是一碗水端平……”
霓缨意味深长的“喔”了一声:“听你语气,似乎不太满意陛下在床上的表现啊。”
“怎会,陛下很厉害的……”
哎呀,怎么把这么羞耻的话宣之于口了,崔姐姐会不会以为自己在刻意炫耀啊。
裴茵再不肯说:“姐姐,你饶了我吧……”
霓缨目光划过面前的木盒,定在一处,从中取出一只最小的推到她面前。
“如今宫中人少,陛下还能一碗水端平,待皇后入主中宫,又广开选秀大门,那每月分到你这里的有没有一滴水都难说。后宫女子没有宠爱,起码要有子女,这个送你,祝你早传喜讯,也算临别赠礼。”
裴茵的注意力全在“临别”二字上,顿时如被兜头泼了盆冷水:“姐姐要走?”
“嗯,出门办点事。”
这不可能。
“姐姐刚入宫,陛下怎会再放人?”裴茵脑子一转:“姐姐在意王氏?其实姐姐委实多虑,我见过那王氏,无论样貌本事都比不上姐姐,姐姐虽失后位,但贵妃之位非你莫属,只需稍加钻研,王氏又有何可惧?”
说着,裴茵指了指那盒香:“以陛下对姐姐的恩宠,即便没这外物加持,也定会很快传出喜讯,姐姐或许还想以退为进,但我在陛下身边多时,负责的忠告姐姐一声,当前情况,不可再退了!”
霓缨想了想,伸手欲取回香盒:“看来你不需要。”
裴茵飞快拿起香盒抱在怀中:“要的要的。”
霓缨笑一下,继续提笔写标签:“话说完了,东西也给了,要留这儿过夜不成?”
裴茵对霓缨在这个节骨眼还要离开有一万个不解,可一想到那两个蠢奴做的事,又一阵阵冒冷汗,她的确得趁早处理一下,于是同霓缨道别,又从那密道摸回了自己宫中。
裴茵刚走,雾爻就推门进来了,见霓缨提笔未动凝眸深思,便知她此刻心情不妥。
雾爻轻手轻脚走到一旁作小狗蹲坐状,时不时打量霓缨一眼。
“女郎……”雾爻的手指抠抠坐垫:“你想去哪里我就去哪里,阿爻绝不会背叛你!”
“是吗?若我自寻死路呢?”
雾爻吓得连连摆手:“好端端的可不兴寻死啊!”
霓缨人向后靠在座中,语调懒散起来:“我可与你说过我母亲和裴家的事?”
雾爻点头:“说过啊。”以为是在考她,便兀自复述起来。
昔年天下大乱,宗室力弱宦官佞臣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中乌烟瘴气,世家选择避世躲难。
这时,河东裴氏走出一人,毅然拥立当时并未占据中原优势的蜀王魏歆,以谋士身份相伴左右,凭奇谋妙计帮蜀王将江南势力全部收入囊中,后又为其奔走游说口诛笔伐,打通河北、河东脉络,终成王势,举兵攻入长安,斩杀宦官佞臣废除伪朝,得幼帝禅让,登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