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永乐二十二年。
初秋漠北已是寒风瑟瑟,落叶在秋风摧残下只剩残躯,与之同样即将走向终结的,还有另一个人。
榆木川的军帐中,烈士暮年的皇帝朱棣在病榻上行将就木,戎马半生,这军帐恰是此生最后的归宿。
鬓边如落雪般银灰暗淡,脸上纵横沧桑的皱纹无不显示着无情的光阴对天子的嘲笑,纵然天子,也是躲不过生老病死的凡人。
夜幕降临,卧榻上衰弱的老皇帝发出阵阵沉重的呼吸。
他缓缓睁开双眼,那雄狮一样的眼睛已无年轻时的炯炯,朱棣呼唤着心腹大臣,已经油尽灯枯的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想要交待出心中那些最重要的事。
朱棣的气息越来越微弱,精疲力尽地吐出寥寥数语,一旁的大臣侍从们皆神情悲凄,只能侧耳于他床榻之侧埋头细听,生怕错过了任何大行皇帝的遗命。
“杨荣——”
大学士杨荣与英国公张辅等重臣紧张地跪在一旁听旨,纵使他们身居高位见惯世事纷繁,此刻却也情不自禁落下了几行热泪。
“陛下,臣在。”
朱棣浑身乏力,翕动着苍老的双唇,努力吐出几句话来。
“传位皇太子……丧葬……按……太祖……遗制。”
“是,臣,记下了。”
他明白,自己已经再无机会,再没有机会回家,再没有机会策马挥鞭,再没有机会见到家人。
漠北莽原,星河遥映,榆木川天似穹庐,不知多少英雄也曾在此剑指大漠,饮马长河。
朱棣想起了很多人,当然,还有当年的自己。
一幕幕过往如同画册在脑中翻来覆去,恍惚间,光阴错乱逆流,那些逝去的人,那些永远不曾抹去的记忆,又开始反复回荡冲击。
那年,他是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燕王,驰骋疆场如履平地,领军横扫朔漠。
一阵阵战马嘶鸣穿过岁月,送入了这个两鬓如霜的老皇帝耳中,他的毕生之志,就是令漠北臣服,让后世永止干戈。可惜天不假年,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眼前的视线逐渐昏暗,朱棣眉头促动,颤颤巍巍地抬起带着厚茧的枯手,抚摸着中衣内戴在胸前的吊坠。
只有伺候朱棣的贴身内官才知道,那是皇帝此生挚爱之人留下的,这白玉观音的吊坠代替着逝去的她,陪伴了朱棣的后半生。
“皇后。”
朱棣启唇,开口念出那思念了十七年的人。
“皇后……”
“神主,神主合、合祀。”
“是,仁孝皇后神主合祀梓宫,臣,记下了!”
一旁的大学士杨荣轻拭眼泪,仅凭只言片语就领会了皇帝的意思,赶忙在文书上飞笔写下。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时已是华发苍颜。
人生一甲子匆匆而去,些许过客前尘早已灰飞烟灭,但有一人,朱棣却此生始终未曾相忘。
“陛下,鱼、相忘于水,兽相忘于林,人相忘于世,故……曰天也。”
永乐五年七月,皇后徐懿宁病入膏肓,医药无效,终究到了油尽灯枯之日,这是她临终前,在朱棣耳边轻轻呢喃的最后一句话。
“四哥,忘了……忘了吧,忘了我。”
徐懿宁不舍地留下一句“割恩自爱”,用尽仅存的一丝力气紧紧握住朱棣的双手,便在他怀里含笑离去,再也没了气息。
“人之生死有命,我总有一天是要走的,四哥,不要为我伤心,为我牵挂,让我也能无牵无挂地走。”
徐懿宁一句句临终遗言又开始重复地袭击朱棣的脑海,他好似又回到了痛入骨髓的那个黄昏,那个送走怀中人的黄昏。
自那天之后,朱棣也辍朝许久,乃至生了一场大病。
可那句“割恩自爱”只是说出固然容易,对朱棣来说,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兑现的承诺,却是他终此一生都难以割舍的眷念。
永乐十一年,北京天寿山长陵竣工,朱棣也无心一人独留南京,立刻大驾北上。
他屏退左右,伫立在凄冷的祾恩殿内,对着斑驳纵横的木柱黯然神伤,四下无人,没有人知道皇帝对刚刚入土为安的皇后灵柩诉说了什么。
“懿宁,你让我忘,我又怎么敢忘,又如何去忘?若是我忘了,这心不就死了。”
朱棣面庞上尽是戚然的苦笑,在手心写下一个忘字,亡心。
独自走向殿后的明楼宝顶,新坟覆土,举目尽是黄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他笑自己戎马一生,从来不屑于文人的红愁绿惨,此时却也难免触景伤情起来。
“不过,我不会让这里成为孤坟,总有一天,四哥会来陪你的。”
“四哥”是徐懿宁对朱棣私下的称呼,缘起自年少相识时的一段前尘往事,也是二人私下的闺中爱称,他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到她的这声呼唤。
那一日,朱棣离开长陵时的步履断然决然,不是他放下了一切,不是他再无挂念,而是生怕自己再慢一步,就再也不舍得离去。
漠北军帐仍是万物萧瑟的死寂,没有人知道卧榻上奄奄一息的老皇帝思绪飞到了何处。
恍然间,一道熹微的光亮映在朱棣面前,像是在指引他向前走去。
来到那处光亮的尽头处,忽然一切明澈清晰起来,周围的景象也不时迷离,不时真切,像是在太液池畔的燕王府后园,又像是南京城中承载着他年少风华的皇宫,却又顷刻变幻为流光皎洁的虚幻之境,令朱棣顿时觉得置身于不真实的幻梦中。
可在这不真实的景象之中,那人的身姿倩影却让他一眼认了出来。
“懿宁!”
朱棣知道,是她来接自己了。
徐懿宁向朱棣缓缓招手,她笑得明媚娇俏,那盈如圆月的面庞并未经历岁月的摧折。
朱棣细细看去,下意识不敢去直视面前的人,他认出了她,却不敢去认她,只因她竟然还是当年离开时,那年华正好的盛年模样,可惜十七载如匆匆过客,此时朱棣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