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坐在教室里等方红梅,准备和她一起出去散步。
池中月示意那位语文老师坐在她的位子上,又让王加根把他的作品拿出来给语文老师看一看。
王加根有点儿犹豫。
池中月激将道:“怎么?怕别人抄袭你的构思?”
王加根只得从屉斗里拿出一篇刚完成的习作,交给文学前辈。
文学前辈摊开王加根的习作,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接着就开始侃侃而谈。一二三四地肯定成绩,第一第二第三地指出缺点。然后,从主题思想确定、整体结构布局、语言文字特色、人物形象刻画、心理活动描写、外部环境烘托诸多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他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诲人不倦,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唾沫四溅。
直到方红梅来到教室,在座位上坐了好半天,文学前辈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方红梅只好起身往教室外面走。
王加根真想打断前辈的发言,撵过去向心上人解释,又觉得这样不太礼貌,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听讲。文学前辈谈兴正浓,他却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脑子里乱成一团麻,哪儿还有心思听什么修改意见啊!他甚至有些厌烦了,开始讨厌这样一个罗哩啰嗦的男人了。终于等到这人把该讲的大道理讲得差不多了,准备鸣金收兵的时候,池中月又提出要欣赏一下这位语文老师发表的作品。
语文老师从随身带着的小提袋里拿出一个A3白纸订成的大本子,摊在桌面上一页页地往后翻。里面收集了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所有作品。都是从报纸或者杂志上把他的署名文章裁剪下来,很用心地粘贴在白纸上,然后在这些“豆腐块”下面注明发表的时间和采用报刊的名称。
王加根来不及拜读作品原文,只是简单的浏览了一下文章标题。他发现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通讯报道,而且以短消息为主。能够称之为文学作品的,只有发表在孝天县文化馆内部刊物上的一首诗歌和一篇小品文。
这次“被教育”,让王加根懊恼不已,还因此与方红梅产生了误会,两人闹了一次小矛盾。事后费了好多口舌解释,方红梅才噘着嘴巴原谅了他。
这事过去没几天,班主任兼干舅舅汤正源又穿针引线,介绍王加根认识了孝天县师范学校的“文学泰斗”熊老师。
熊老师主动邀请王加根散步。
两人一起从学校大门口出发,边走边聊,一直走到花园大桥头,然后又从大桥头边聊边走,返回孝天县师范学校。沿路基本上都是熊老师在讲,王加根在听,所谈的内容全部是文学创作。
他又“被教育了一回”。
熊老师最后谦虚地说:“虽然我至今还没有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但我会坚持不懈地写下去。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有付出,终会有回报。”
又过了几天,也是在晚饭之后的薄暮时分,王加根去教室晚自习的路上,被一位面相看起来有点儿熟的同学拦住了。
“八零三班的王加根是吧?”那位同学问,紧接着自我介绍,“我是八零二班的涂勇。糊里糊涂的涂,勇往直前的勇。”
王加根差点儿笑出声来,觉得这个同学挺幽默。
涂勇说,想找王加根聊一聊,与他商量件小事情。
王加根跟随着这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学,爬上了学校教学楼的楼顶平台。平台上除了他俩之外,再没有其他人。
涂勇首先客套地恭维了王加根两句,然后进入正题,谈起了他找王加根的真实目的:他想在孝天县师范学校发起成立一个文学社,名称暂定为文学辅助会,希望王加根能够参加和支持。
谈起组建文学社的初衷,涂勇显得有些激动。
他用极其惋惜的口吻悲观地宣称,现在的党团组织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取而代之。文学辅助会以文学创作为基础,主要还是研究社会问题。参加这个组织的人完全自愿,但必须对当前的社会问题有深入的思考。简单地讲,就是对现实确实有不满情绪,并力图有所改变。
王加根听到这儿,马上警觉起来。
说实话,他对政治方面的事情向来不怎么热心。总觉得自己年龄尚小,思想不够成熟,对社会了解不多,稀里糊涂地去参与政治,风险比较大,容易犯错误。因此,他很明确地拒绝了涂勇。
接二连三地“被教育”和“被邀请”,让王加根不胜其烦。
距毕业考试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复习,谈恋爱,已经够乱的了。他不愿意这个时候被打扰。更何况,来找他的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家伙。除了占用他的时间,对他没任何帮助作用。不过,他有时也会因为自己被这么多人“在乎”而骄傲。骄傲也好,烦恼也好,最终的愿望,还是不要被打搅。
可事情往往又不能如人所愿,白沙铺的大舅也来找他了。
白大货来找他有两件事情。一是想借用王加根的手表。说是下个礼拜要参加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考试,不凑巧的是,他的手表在这个关键时候坏了。找了好几个熟人都没有修好,给生人修他又不放心。只得暂时把坏手表放在家里,等考试完了之后,到花园镇去盯着别人修理。二是让王加根帮他猜一猜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并且为他写几篇“范文”。他是教数学的,写文章不行,不想语文这一科丢分太多,决心花点儿功夫,背几篇“范文”碰运气。
借手表当然没问题,但猜作文题和写“范文”,确实把王加根给难住了。他怎么知道别人出什么作文题目?
白大货眼巴巴地指望着他,他又不忍心拒绝。只得答应说,这几天自己好好想想,弄好之后,星期天送到白沙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