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的意见。
但刘健知道,既然皇帝已经做出这种安排了,那多半是改变不了。
刘健问道:“陛下,老臣知悉,内三关提督军务之事,如今已取消,不知陆完回京之后,作何安排?”
朱祐樘似乎早有定案,当即便回道:“以他为户部右侍郎。”
刘健一听登时有些急了,急忙道:“户部右侍郎王俨升任此职尚未有多久,且做事勤恳有度,何以要将其撤换?”
“刘阁老多虑了,朕不是要让王俨卸职回乡,之前大同巡抚一直出缺,由新建伯兼任之,朕想的是,派个能做事的人过去协助他,由王俨去朕认为是比较合适的!”
刘健听了不由苦笑。
大明官职升迁的规则,通常都是左布政使升巡抚,再由巡抚升侍郎,而现在反过来了,正职的户部右侍郎调回去当巡抚,王俨作为大明的老臣,资历相当丰富,居然是去给初出茅庐的王守仁打下手?
而且以大明六部侍郎以上官员任命的规则,都是出缺之后再商议人选,而现在皇帝是直接为了替换而替换,有点不把王俨等传统文臣当人的意思。
“王琼调任三边为总制后,他的户部左侍郎位置,朕打算以许进来替代。”朱祐樘道,“如此再有陆完升任右侍郎,户部的事,朕大致也就不用担心了。”
刘健也听出一些苗头,虽然许进名义上是传统文臣,但眼下跟新派的人走得也挺进。
主要是因为许进看不到晋升左侍郎或是尚书的机会,想办法在往张周阵营靠拢。
而再把一个标准的张党成员陆完安排在户部,那就等于是把户部尚书佀钟给架空,而且是继续架空,前有王琼后有陆完……此时或者皇帝需要调拨钱粮什么的,还有阻碍,但随着时间推移,刘健心知将来皇帝要把财税和府库大权牢牢掌控在手。
“陛下,如此重大之事,应当于朝堂之上详细商议为妥。老臣一时不知如何回禀,还望陛下恕罪。”
刘健有点心灰意冷。
皇帝现在只相信张周和跟其走得近的人,越来越不把传统文臣放在眼里,这在他看来是乱政之始。
朱祐樘道:“有的事可以拿到朝堂上去说,有的就不必。朕与刘阁老商议,就是为获得你的支持。朕这两年身体大不如前,也在想,朕也是想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统草原的一天,也希望刘阁老能给朕这个机会。”
刘健心说,你才几岁?你的有生之年很可能是几十年,而我的有生之年也没几年了。
我还不想在有生之年看到文臣势弱,被一群武勋和佞臣踩在我们头上呢!
“老臣当竭尽所能,但有关朝廷用人之事,还应从长计议。”刘健也只能拿出一种看似没什么实际用途的执拗,来对抗皇帝的偏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