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听完朱高煜的判决,脸色一下子就苍白如纸,双腿一软,瘫在原地。
大殿上却没有人同情他的遭遇,都是冷眼看着他的下场。
敢如此跳出来跟皇太孙作对,一门心思袒护贪官污吏,流放海南,便宜他了!
朱高煜不理会这几个‘死人’,目光一转,看向大殿上的诸位大儒。
对这些人,要怎么处置,却不是轻易决断。
虽说这一次,他当着满天下的面,揭露了贪官的丑恶嘴脸,将儒家众人的颜面也给打到地下。
但毕竟儒门的根基早已立定千百年,想要一下子废除,必然天下大乱。
后世光绪皇帝,被西方列强打醒了,知道儒家屁用没有,主动去废除科举。
结果真正的作用没有,反而让原本站在满清一边的读书人,全部愤恨无比,转身投敌。
朱高煜可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他虽然有废儒之心,但不会这么急切行事。
屠圣,先打压的也是儒家的神圣性,不是要一杆子将儒家打死。
“大儒们,你们看过今天的事,有何感想啊?”
“还认为读圣贤书就是对的,什么都可以靠圣人之言解决吗?”
面对这群大儒,朱
高煜也只能言语教训,不能喊打喊杀。
大儒们一时无言,但想要让他们承认读圣贤书有错,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皇太孙殿下!”
“圣贤之言,是通达大道的至理!”
“是我等才疏学浅,未能理解圣贤之意,才有今日之过!”
“我等愿回家闭门读书,精研学问……”
朱高煜听到这里,不满的挥手打断他们。
“到现在,你们还认为是书没读好?”
“我看,你们是书读得太多,把脑子都读木了!”
“孔孟圣贤的大道理,不是让你们用来在朝堂上满口大辞,夸夸其谈的!”
“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大儒们听到‘知行合一’这几个字,俱都浑身一震,满是不可置信的抬起头。
这样蕴含深意的大道理,怎么可是是皇太孙这个不读书的人说出来的!
能有如此体悟的,不应该是一代儒门亚圣吗!
“殿下,何谓知行合一?还请殿下详叙!”
“若能让我等儒门有所突破,吾等定奉殿下为儒门之首!”
大儒们听到知行合一之后,一个个都激动得不成样子。
他们敏感的知道,这似乎是未来儒家的新方向。
从
春秋时传承到现在,儒家的路子,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越来越腐朽凝固。不仅是外人看儒生,骂一句腐儒。
就连大儒们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怀疑自己,学了这么多年儒,到底学了个什么东西!
似乎他们按照圣贤之言行事,这天下从古到今也没什么改变啊。
圣人所言的三代之治,到底如何才能实现?
朱高煜却根本懒得跟这一群老家伙辩经,他直接大手一挥,下令赶人。
“知行合一,就是字面意思!”
“你们想要理解,别人怎么说都是没用的,不如你们自己亲身去看,亲身去体会!”
“正好,这些农户百姓,也要回家乡。”
“你们不妨一起,跟着他们到田间地头,去看看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去学一学麻布是怎么纺织的,去体会朝廷政令,是怎么影响百姓生活的。”
“等你们理解了这些,才会真正懂得知行合一的意义,才能将自己所学的圣贤之书,学以致用!”
朱高煜对大儒们的态度很简单,既然你们喜欢说大话,然后打也打不得,杀也杀不得。
那就都送到农村乡下去,好好劳动改造!
儒生的各种坏习惯,纯属不干
实事,给惯出来的。
朱高煜必须得去去他们的臭脾性,才可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留下。
“去百姓家里,亲身体验种田耕织?”
大儒们对朱高煜提出的这个要求,先是不满不屑,但正要反驳,却又忽然住口。
仔细一想,还真挑不出什么错来。
就算是上古圣贤,也没有鄙视劳动的,甚至还有一日不耕不得食的说法。
至于乡下贫苦,就更不算什么了。
孔圣都说:一箪食,一豆羹,回也不改其乐!
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大儒,不可能在这方面被人挑出马脚。
“我等,就听皇太孙殿下一回!”
“亲身耕种,亲自纺织,看看能否知行合一!”
“等我悟通道理,再来与太孙殿下论道!”
大儒们集体告退,一方面是觉得,要亲身去体验一下,是否真的能够知行合一,另一方面,这样也是一个体面的退场。
大儒们一走,礼部侍郎郭守敬等人也都处置了,这件由贪官引起的风波,终于彻底告一段落。
当朝会散去后,金陵城,乃至整个大明,都掀起一阵热烈的讨论。
大家对于贪官该杀,彻底达成一致。
朱高煜在民间的名
声,也更上一层楼。
……
朱府。
朱高煜和朱元璋在桌前对坐,笑呵呵的听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禀报。
“启禀陛下,太孙殿下!”
“那些大儒已经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和百姓一起下到乡村,住进了百姓家里!”
“至于他们能够坚持几天就受不了要回来,那就不知道了。”
“我会让锦衣卫一直盯着他们,一有情况就向殿下禀报!”
在朝廷大殿上答应的话,当然不能说了不算。
就算大儒们事后后悔,不想下乡,也由不得他们。
朱高煜只等着,好好看一回乐子。他可不信这些养尊处优的大儒,真的能够在乡下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