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以后会变成真实的功德,差在这里。它刚开始是虚妄,最后就变成真实,所以佛陀的圣言量不可思议。
其实你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也是打妄想,是第六意识打妄想,但是这个妄想不是一般的妄想,这种妄想会让你趋向真实,因为是依止佛陀的圣言量引导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不要讲打妄想,我们叫如理思惟,依止佛陀的教理如理思惟。
【学员提问】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时还有颠倒妄想吗?
【师父开示】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学上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初地菩萨他还有俱生的微细的妄想,但是他本身的调伏力够,所以妄想对他来说,已经不能形成干扰,有跟没有一样。
也就是说,你从极乐世界回来以后,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叫做不退转。我们讲「佛为法王,於法自在」,该受业报的还得受,但是在受业报时,不会受果报快乐痛苦的影响,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因为心中道法的力量很强,妄想已经完全在你的掌控当中,你受这个果报就像游戏人间,有受跟没受一样。别人看你还是有受,但是你自己觉得根本就不受。这个地方是不一样,妄想是在控制当中。
极乐世界最高修到什么果位才回到娑婆?那就看各人的发愿。如果悲心很重,「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初地就可以回来;如果不着急,可以修到等觉菩萨。但是在四十八愿说,有些人离开极乐世界,没有回入娑婆,他转到十方世界去亲近十方诸佛,继续学佛法也是有的。正常情况,到了极乐世界,应该从凡夫位到初地这一段是不会离开。但初地以后就各奔前程。有些人继续在极乐世界待着,有些就转到其他佛国去,到药师佛国,到普贤菩萨的佛国,到各式各样的佛国去了,就看你因地所发的愿。游戏神通广学无量法门的三昧,这是第一种。这种一般来说是智增上,比较理智型的,会先充实自己。所以离开极乐世界,没有到凡夫的世界来,先到他方的佛国去继续充实。
第二种人,离开极乐世界,会赶快回到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里面历练。但是这时已经不一样,他是初地,内心有道力,心中有光明了。他不像我们业障凡夫,现在完全被烦恼障、业障、报障冲击着,我们是处於被动状态,那时生命在他的掌控当中。
所以说,什么时候回入娑婆,看你的发愿。但是极乐世界提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让我们避开从凡夫到了生死这一块。这一块是最危险的,是整个成佛之道里凶险最多、障碍最大、刺激最大、最容易退转的时候。就是从生死凡夫到分段生死这一块,我们选择在极乐世界完成是正确的。因为这一段迈过去,后面就海阔天空了。就像佛陀在经典上譬喻说,船要离开陆地,刚开始很辛苦,因为有地心引力把它吸回来,你要用力地划。等到你离开陆地很久了以后,根本就不用划,你把风帆拿上去,船就自动地往前走,你只要方向控制得好,它不可能再退回来了,因为它已经离开了地心引力。我们感谢阿弥陀佛的慈悲,因为他让我们逃过了生死凡夫到分段生死这一块。这一块的生死大海风浪最大,鲨鱼最多,很多人过不去。这一段分段生死的大海,是凶险最严重的大海,所有的船到这里全部沉没。这一块分段生死的黑海过去以后,后面的大海轻松愉快,你要到哪里都可以。
所以,到极乐世界是避开分段生死这一块。这一块最麻烦,内忧外患。内心的烦恼干扰你,外在的业力,老病死也干扰你,过去的冤亲债主也不放过你,真的是内忧外患。而我们善根薄弱,要面对这么多问题真的是很难。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不一定表示你一定要在极乐世界成佛,不一定。但是起码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这一块,这个是很重要的。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