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画囊,一个皮肤画了鼻子、眼睛、嘴巴,但是你经常九孔流出不净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要洗澡,因为它这个不净的东西不是在身体里面待着,它经常往外排,这叫画囊盛粪。外相其实也是不干净的。
这个是生前,那死了以后,“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一旦神识离开,死亡到来的时候,色法一定要心法的加持,你看一栋房子,只要超过三年没有住,这个房子就差不多开始坏掉了,因为它没有心力的支持,色身亦复如此。一旦你的神识离开以后,你的色身就开始变成苍白,然后转成瘀青,然后慢慢慢慢地膨胀、膨胀、膨胀,砰!破裂,破裂以后流出种种的脓血,尸虫把你的肉吃掉,最后变成一堆白骨,最终完全消失掉。所以当我们一旦死亡到来的时候,是“不复堪亲近”,死了以后也是不干净的。
我们作一个总结:“切莫把未烂的骷髅认作真。”其实我们现在的色身,也就是一个将烂而未烂的一个骷髅,它可以走来走去,可以吃饭、睡觉、拜佛,如此而已,它就是一个未烂的骷髅。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以前之所以贪爱色身,来自于我们对色身一个错误的理解。因为我们看到色身的表皮,都被那层皮给骗了。所以我们应该说,这个东西你真的要是想贪爱,它值得贪爱吗?你就把皮剥开来,看到五脏六腑,其实不管内外,都没有一个干净的东西。
忏公师父说:这个贪爱色身,除了烦恼以外,还跟业力有关系。这两个彼此有生死业力的互相吸引。忏公师父举个例子说:你看那个蛇,公蛇看到母蛇就被它吸引,哇!这蛇很有曲线美!那么这个猪也是一样,公猪看到母猪说,哇!这个猪长得很丰满。互相吸引,是这么回事。
其实人跟人之间,是与业力有关系,但是业力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们只能够改变烦恼。业力真的很难改变,互相吸引这一块是无解的。你说:“欸,你为什么欣赏他?”没有道理,真的没有道理,就是过去的业力,你要么欠他;要么就他欠你,就这样。所以你看业力还完的时候,两个人就不互相吸引了。
所以这个色身是不美妙的,但是为什么互相吸引呢?他外有业力,内有颠倒的妄想,所以两个结合起来。人生为什么那么复杂?就是内忧外患,内外夹杀。但是业力真的很难改,我们忏悔只能够改变自己的这一块;跟众生的互动这一块,无解!因为他不改变,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只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态。
辛二、观受是苦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个所爱取。色身是所爱取,那么是谁来爱取色身呢?谁来领受呢?就是我们的感受。因为我们放纵自己六根感官的感受,才会无止境的去攀缘色身。所以我们对治了所攀缘的色身以后,还要去对治能爱取的这个受,观察这个感受,其实都是痛苦的。
我们把它念一遍。
这个偈颂,蕅益大师也是分成三段。
第一个,先讲讲这个感受。我们六根的那个感受是怎么来的。“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这个所依,唯识学叫作神识,我们六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乃至于这个身识、意识,这个六识它在产生了别活动的时候,要有一个根来做依止,所以这个所依就是六根的感受,就是见闻嗅尝觉知。
这个所依的根是怎么来的呢?是“妄想驱驰”,当初一念向外攀缘,一念妄动的妄想,然后再结合“吸揽”——就是吸取六尘,一念的妄想再吸取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结合,就创造了六根的感受。所以这个地方也说明一个事实,我们本来没有感受的。站在没有感受的角度来调伏感受,你本来清净嘛。
现在是这样,我们习惯用感受来获取快乐,一定要经过感受来追求快乐,把感受当一个桥梁,这非常不好。其实快乐不一定要透过感受,因为你慢慢修行就知道,你内心有法喜。你拜一部八十八佛,你很快乐;你打坐念佛念个十五分钟,心里专心听你的佛号,你很快乐。整个过程你根本都没有动,都摄六根嘛。你那念佛当中六根都收摄,哪有利用感受呢?所以你要慢慢了解,快乐不一定要透过感受,而透过感受是不好的。透过感受给你的快乐,都要付出代价的,你一定会起烦恼,它不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我们其实就是要快乐,是吧?但是我们不要透过感受。来自于内心的忆佛念佛,心与佛合,心与道合,这种快乐是没有过失的快乐,是绵延不断的快乐。不要说出世间的圣道,诸位!外道的禅定,那种三昧乐,他就没有经过感受了。那个三昧乐现前的时候,他身心世界,离喜妙乐地,充满身心,根本不是透过六根,因为禅定的人六根早就收起来了,他的六根全部枯萎了,暂时不活动了,他哪有六根呢?他有六根活动根本就不可能得禅定。
所以我们今天要调伏六根的感受,首先你要知道,其实你可以不要它的。获取快乐,最低级的快乐才是透过感官的功能,这最低级而且最有过失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透过感受。因为感受带动了攀缘心,带动了烦恼,带动了罪业,无量无边的过失都从感受开始活动。所以你看所有的修行人,只要是要了生死的、出世间的,一定要先都摄六根,先把感受收起来。
当然,我们以前习惯透过感官的道路来获取快乐,所以有些人会有点不舍。你不要怕,你照样有快乐,不要透过六根的渠道,你会有比六根给你的快乐更多的快乐,你相信佛陀的话往前走,你会得到更殊胜的快乐。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说,圣人的心是快乐的,但是他根本没有凡夫的感受。他没有透过快乐、没有透过感受来获取快乐。所以这个事情你要先知道,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先把六根收起来。我们有这个心理建设以后,其实我们是不需要六根的,这个时候你就有资格来对治它了。
那么这个感受它受了什么影响呢?当然受了业力的牵引,“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其实因果没有主导性,也没有设定目标说给谁快乐,给谁痛苦,它完全是循业发现。所以一个人会堕落到业力的这个蜘蛛网,你就是用感受。你跟着感觉走,你就一定会跟着你的业力跑。你该遇到谁,该跟谁结婚,会有什么事,你就一定跑不掉,因为感受它是跟着业力走的。我们先不讲来生了生脱死,如果你今生不喜欢被业力牵引,要活得自在一点,你感受要收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