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登此时,却不在华士都。
虽然明知调查团已经来到,但是本着“帅不离位”的原则,并没有前往拜见奕譓,而是留守春田市,等着奕譓来做调查。
吴子登很清楚,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调查团认可陈立秋的奏折,那么陈立秋一定会把事情提前安排妥当。这种情况下,自己根本用不着做什么应对。
而如果调查团不认可陈立秋的奏折,那么陈立秋肯定会出卖自己,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他本人最多顶一个“失察”的名义而已。那么自己即便前往华士都,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所以,吴子登认为,与其不得要领的去讨好调查团,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留守春田市,做好这边的应对工作。
应对什么呢?不仅仅是准备迎接调查团,更迫切的则是要时刻对付另一个同样坚守在春田市的人。
容光照
按照留学幼童管理章程的安排,容光照才是最直接负责留学幼童学习的主管官员。
而吴子登之所以要游说陈立秋上奏折恳请撤回留学幼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和容光照之间的斗争。
原本,吴、容二人还是私交不错的,事实上吴子登上位正是容光照推荐的。
而朝廷也认为,吴子登是通儒,出身纯正,刚好可以与西学出身的容光照互相制衡。于是就准了。
可是就是“互相制衡”这种动机,惹了麻烦。
吴、容二人路线不同,立场不同,三观不同,如果是做朋友或者单纯的做事情,还是可以互容互补,可是一旦按照黛青官场规则共事,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为什么呢?
因为官场为朝廷所用,朝廷为了调动官员很自然的要设立各种方法让大家为了升官,为了达成自己的理念,而互相勾斗。
比如像曾国藩沈葆桢的斗争,就是一种在黛青官场特有机制之下,而必然产生的斗争。
而容光照与吴子登之间的矛盾,也是如此。
吴子登虽然对于西学有所认可,本人也有一定的造诣,但是他本质上非常坚定的认为,只有维护黛青传统礼教,才能维护黛青的立场。如果在文化、习俗、礼仪、观念这些方面,接受了洋人的那一套,就是有了“夷心”,有了夷心的话,就算人还是黛青国人,但是已经没有了黛青的灵魂。
当然,这不只是吴子登的观点,事实上也是黛青主流的观点。
黛青人普遍认为,文化和礼仪是黛青化的,更准确的说是中土化的,那么就是黛青人,也就是中土人。
甚至之所以黛青能够在中土和南土建立成功的统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黛青选择了依从中土人的传统文化。
黛青历史上也曾经经历的西学的传入。黛青刚刚入主中土的时候,其上层就已经接触到了圣光会西方公教所属的爱世会的传播。并且黛青的皇室和上层贵族们普遍还是比较认可爱世会的传播的,顺理帝甚至尊爱世会的图若望会世为“玛法”,就是祖父。
而泰熙帝,更是对西学有深厚的兴趣和非常专业深入的钻研。
可是最终,泰熙帝还是下令禁绝爱世会在黛青的传播。
原因就在于,泰熙帝最终确定一个现实,中土人只会认可儒门,虽然他们可以包容被儒门边缘化和出世化的道门,但是绝对不会允许看上去会威胁儒门绝对地位的圣光会存在。
泰熙帝认为,自己要维持在中土的统治,就必须尊奉儒门。中土人信奉什么,他这个中土人的皇帝就应该推崇什么。至少在中土,应该如此。
正如他在塔拉人和西藩人中以空门大施主自居,而在东土老家则保持了大萨满化身的身份。
在泰熙帝看来,身为大皇帝,要尊奉什么道门,完全取决于“民之秀者”的态度。
泰熙帝于是站在了儒门干大夫的立场上,驱逐废黜了中土的圣光会修士。
然而泰熙帝本人和他的众皇子们,却始终对西学非常重视,而且亲自学习钻研。只不过在名义和公开态度上,坚决支持儒门的态度打击西学。
而这样的态度,也一直保持在儒门士大夫当中。
以圣光会为敌,以西学为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德光帝之后,连续几代黛青都败给西洲列强。从而使得黛青的士大夫中终于产生了“洋务派”,但是“洋务派”的宗旨,至少名义上公开的宣称只能止步于“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说到底,还是以中土文化为核心,这是万万不能改变的。
这也正是吴子登坚持的原则,也是他最终说服陈立秋的原因。
那么吴子登真的不能接受西学为体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吴子登对西学颇有研究,也非常认可西学的各种主张和逻辑。
但是他必须自己坚持并且强调和约束他人,不能接受西学为体。
这是原则。
这是底线。
这是标准。
不仅吴子登是如此,陈立秋也是如此。
陈立秋背地里也是对于西洲的各种思想,大为赞赏的,但是只要是公开场合,他一定要强调中土文化。
说得更准确一点,“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只是一个用来敷衍儒门士大夫中的主流的包装,暗地里,骨子里,内心深处,这些深入实践了解西洲文化的洋务派士大夫,都是认可西洲文化的。这种认同并不是以中学和西学并列选择,而是融汇贯通,根本不存在体、用之分。
但这个话,当然是不能说的。
因为对于主流的黛青士大夫而言,甚至是最底层的黛青百姓而言,儒门思想那就是中土根本,炛厦灵魂。哪怕换掉黛青朝廷,也绝万万不能换掉根本和灵魂的。
哪怕大家在背地里接受了西洲的一些东西,但是这个根本和灵魂,是绝对不能动摇的。
但是这种思维,在容光照看来,根本无法理解。
与这些黛青土生土长的士大夫不同,容光照是自幼就自费到花旗留学,后来考入花旗国著名大学,毕业后就留在花旗工作。然后又结婚,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作为一个纯移民开发的新兴国家,花旗国根本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