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最近脾气十分暴躁,不仅日日都要骂江家十八辈祖宗一遍,就连十分无辜的沈大伯也遭殃。吃早食时不小心把粥洒了一点在桌子上,被老妻逮住好一顿数落。
王氏更是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每天没有一次不后悔自己当初为啥要去瞎说的。恨不得时间倒回去,打那时候的自己两耳光。
江大郎死了,但是他是因为违抗军令自食恶果,又因为他死后,江太太不得不指望琴小娘肚子里的孩子,只好把这个孩子的事情讲了出来,所以其实即使退亲,二娘本人受到的影响应该是不大的。
但是,这时候的人们很多都是迷信的而又愚昧的。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们,不会去想,是江大郎自己知法犯法才葬送了小命。
他们会想,怎么,江大郎好好一个郎君,有家有业的,前头都无病无灾的,怎么如今忽的就死了?是不是因为沈二娘命太硬,克夫?
起初或许只是有一个人提出这样的猜测,但三人成虎,这话越传越离谱,倒好像真的是二娘命硬克死的江大郎似的。
刘氏就是因为听了这话,才气的不行。在她看来,她的女儿才是倒了大霉,才跟江家定的亲。江大郎那个挨千刀的短命鬼干的损事情还少么?如今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倒来怪她女儿?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可一部分人的劣根性,总是愿意看到别人过得不如自己。
刘氏怎么可能堵的住那群人的嘴呢?他们往往沈家人出门时装的好像甚话也没说过的样子,可沈家的人一转身,他们就围在一起指指点点的传着一些子虚乌有的话——好像这样,他们就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似的。
因为二娘这件事,导致刘氏即使是在亲侄儿五郎的婚礼上,也只是强颜欢笑。
倒是二娘这个当事人笑的蛮灿烂的。
虽然五郎对她来说是堂兄弟,但她自己的哥哥同她差着好些岁数,五郎同她年岁相近,都是阿奶大苏氏从小带着的,自然感情也亲近。
五郎娶妇是件好事,她当然替五郎高兴。
何况对于她来说,与其嫁给江大郎这样的渣滓,倒不如不嫁人。
崔如松兄弟都在养着伤,所以即使是小舅子兼多年好友成亲,他也不能到场祝贺。只好包了厚厚的贺礼,叫妹妹崔如月带了来。
崔如榆没有了一只手掌。虽然也靠着这个升到了什长。但因为少了一只手,这也就决定了他日后只能在军营里头做后勤的工作,而不能跟哥哥们一样,上战场打仗。
崔如柏很自责:"大哥把阿榆分到我这里,就是为着叫我好好照顾阿榆,要是我能再仔细一点,再快一点,阿榆的手就不会断了。"
他的弟弟才十岁,如今就断了一只手,以后可怎么办呢?——这叫他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是自己的疏忽。
崔如榆经历了这场战争,整个人成熟了很多,断掉手掌对他来说已经很好了——至少他还好好地活着,很多人却连活着回去吃一碗家人煮的面,这样简单的愿望也不能达成了。
仅仅只是西山营一个营,发放的抚恤金和丧葬费用就高达一万两银子。
崔如柏的老丈人家,杨凤仙的三个哥哥,如今只活下来了大哥一个,老二和老三都死在战场上。
杨太太和杨二娘子,杨三娘子哭的昏天黑地的。可是,死去的人走了,日子还是要过的。
他们两个死之前是伍长,又是为国捐躯,抚恤金的标准就是如今他们的遗孀能够一次性获取五十两银子,在最大的孩子满十二岁入军营做事之前,能够每个月获取伍长的月钱作为生活资金——但这只包括伍长待遇的月钱,不包括伍长待遇里面的禄米部分。盖因他们是已经死去的兵士家属而非现役兵士。
军营出资的丧仪,九品以下的是每人一副薄棺,五两银子的丧葬用品额度。九品以上的,都有一定的家底,很少有人会选择军营里发的薄棺,所以军营就不出棺材,而是一次性给二十两银子,交给家人自己置办。
杨胜更是愁白了头。除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还有生活的困难。
原先他是千夫长,大儿子什长,二儿子和三儿子是伍长,虽然月钱不算多,可四个人的月钱加起来,也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可如今两个儿子死了。撇下新妇和四个孩子,老大也瘸了腿,只好和他一样做后勤,可做后勤的再往上升,是极不容易的,立功难,就代表着只好熬资历。
家里三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有两个孩子,可最大的柴哥儿也才六岁。
这一大家子,可怎么养活啊!
杨胜挠了挠脑袋,眼睛一瞟,就瞧见了穿着白衣素服的两个女儿。
大女儿凤仙已经许了亲事,而且婆家非常不错,女婿崔如柏这回,怎么能能从百夫长爬到千夫长去。这门亲事他是一千一万个满意。所以哪怕崔家给的聘礼只是勉强算军户里的上等,他也是满意的。
但小女儿玉仙,却还没定亲事。他想着寇千夫长那个断了双腿的独子,和寇大人暗示他的大笔聘礼,他养了玉仙这许多年,如今也该到玉仙为这个家做些贡献的时候了。
他捋了捋胡须:"玉仙儿如今也大了,我瞧着,如今也该是正经的给她说们亲事才是。"
杨太太麻木的舀着粥,儿子们的死去给这个怯懦的妇人带来了极大的悲痛。以至于她到如今两个儿子已经下葬了,她还是好像一个被吸走了灵魂的木偶人。
"爹爹给妹妹说的是哪家的?"凤仙心里一直跳个不停。她了解爹爹,对于爹爹来说,她和玉仙是随时能被舍弃的。哥哥们的死,她也很难过,但同时更担心,为了家里,爹爹会把妹妹胡乱许出去。所以她不得不插嘴。
"是寇大人家的独子。"凤仙的婚事对杨胜来说很有价值,所以他对于大女儿也纵容许多。寇家虽然只有九品官职的千夫长,但寇太太是玉青府寇三官人的女儿,寇三官人是个不大不小的富户,又只有这一个女儿,因此给了女儿不少陪嫁,包括在宁远府内的几个铺子。寇太太耳濡目染,也十分会经营,家里的钱财也越积越多。不要说西山营,就是整个宁远府,他家也算是个小富户。
"可是,女儿前些日子不是听说,寇家郎君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