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东下已千里,
徒留身后万重山,猿啼声声。
身已衰心未老,
报国热血未凉。
欲从军,仇剑破敌军,万人难阻!
奈何岁月匆匆,终究年迈。
新兵辞老母赴前线,
为国效忠义不勇辞,
然兵者终究为凶器,
不得已而用之。
待他日,几人能够重归家?
六十一岁之年高,
报国心不老。
匆匆赴临淮,
惜病倒途中。
唯有长吁别吴京,
忧心前线战事吃紧,
遗憾重重。
祈祷!
报国志尚未遂,
生命之火却已将息。
六十二岁,告别世间。
重疾缠身赋有《临路歌》,
歌尽一生遗恨。
世人怜之哀之,
唯信谪仙醉中投江捉月,
已归天重登仙!
聊以安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唐代·李白《将进酒》
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于西域的碎叶( Suyab ,吉尔吉斯托克马克)。
碎叶,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让人想起淡淡的秋凉,和那风中纷纷扬扬的叶。
若以四季论大唐王朝,李白,该是生于大唐的盛夏。
关于李白的出身家世,各有各的说法,据《新唐书》记载,李白姓的是李氏王朝的李,是唐太宗同宗弟。《旧唐书》则称,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还有的说,李白出身于商人家庭。
无论出身如何,影响不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喜爱他的人,为其豪迈气度和斐然才情而心折,而这些都与其出身无关。
但李白的一生,却又的确有受家世影响。
不管曾经先辈是否拥有荣华富贵,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一切都与李白无关。李白是平民,想要踏入朝堂,实现自己经世济民的愿望,除了科举进身,便是以才情闻名于世,从而被特招。
李白四岁启蒙,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从这便可以看出,李白家中纵然不算名门望族,应该也颇有底蕴,可以供其读书识字,锐意进学。
若是出身于贫民之家,日夜为了温饱而奔波,李白想要读书识字,便堪称艰难。
不过,若真是贫民之家,那么为了读书而付出的努力,更令人钦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于盛唐的李白,有着那个时期的特有风骨。
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给了他自信张扬的底气,撑起了他骄傲挺拔的脊梁。
万国来朝,包容开放的社会风俗,也培养了他豪迈不羁的侠士胸襟。
这些,都可以从他的诗词里体现出来。
将(qiang)进酒一诗,约是其五十岁左右所作,虽有时光流逝之悲叹,壮志难酬的郁愤,但终究豪放大气,积极进取,光看词句,难以想象,李白此时已是将近耳顺之年。李白热血未凉,恰似烈阳当空,这种为了志向,百折不挠,不轻言弃的执着,着实耀眼的很。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四十四岁。权贵屡屡针对,一直无法真正参与政事,李白上书请求还山,唐玄宗赐金放还。
仕途受挫,遂寄情山水,历来惯是如此。不过,这是情理之中,一般人,伤心痛苦之时,总会寻求慰藉,以恢复心灵的平静。
谈起儒家,第一反应似乎都是君子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中庸谦逊,鲜少有个性张扬的。但儒家精神,在骨不在皮,李白虽说个性豪迈,却也终究是儒家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不论其他,骨子里刻的都是忠君爱国,渴望的是,经世济民,报效国家,为这盛世华章添一笔不世之功。
于是,心情低落的李白又重新踏上了云游之旅,那山山水水,都成为了治愈良药。
八年之后,李白再次应友人岑勋(岑夫子)之邀约,去另一好友元丹丘处作客。
他们悠然自得,走走停停,向元丹丘所在的颍阳山居而去。
好友相聚,总是令人心情愉悦,免不了,登高山,摆宴席,醉饮一杯,高声放歌。
李白的一曲劝酒歌,短箫铙歌调,箫声粗犷铙音壮,气势磅礴,恰似千军万马齐奏凯歌曲。
纵然仕途不得志,理想实现无望,不改其豪迈胸襟,跌倒了,那就自信地挥挥手,换一条路走,待时机,重振旗鼓,再登山临高,与明君携手共建天下繁华。
想是登高望远,站在颍阳山之上,看到远处黄河蜿蜒而过,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回忆起了曾经度过的年华。
青年有四方之志,寻出路,觅仕途,漫游各地,结交权威人士,言语生花,诗文妙笔,作自我的宣传。仗剑走天涯,亲眼目睹了黄河之水浩浩荡荡,涛声不绝。
黄河肥沃了土地,逐渐有人在不远处繁衍生息,形成一个小村落。
一身侠气的青年,在暮色笼罩河岸时,大大方方地走进陌生的村落。
村落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手中拿着干活的物什,脸上带着终日劳作的疲惫,但神情安详,眼含希望,或许是在期待秋日的丰收?他们踏着日落的微光,走在回家的路上,或独自一人沉浸在微风拂面的世界里,或与同伴交流着生活琐事。
百姓普遍安居乐业,对未来抱有希望,这是王朝稳定,政治清明才有的状态。
青年干脆利落地上前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