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花,开在天上,也开在人间。开在幽人隐居的山谷,那花香,竟然却常常飘来斯人的梦里边。
桂花树下有仙人。
桂花树,天上来,不带人间风露。曹勋《西江月》:霞绮浓披翡翠,晨光巧上珊蝴。丹林偏许下清都。香占深岩烟雨。秋到九华宫殿,赭袍红借繁珠。广寒桂与世花殊。不带人间风露。
她从月宫飞来,犹带金庭玉殿的风采。谢懋《霜天晓角·桂花》: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向子諲《桂殿秋》:秋色里,月明中。红旌翠节下蓬宫。蟠桃已结瑶池露,桂子初开玉殿风。
桂花是人间尘外的一种寒香蕊。向子諲《清平乐》: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挼碎。使君坐啸清江。腾芳飞誉无双。兴寄小山丛桂,诗成棐几明窗。诗成棐几明窗,这里面可是满满的兴致呀。
桂花肯定是嫦娥馈赠给人间的礼物。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在这清冷夜,桂花如云,桂树下姮娥就只是一个人,她在思念着谁呢,夜夜梳妆是为谁,应断肠,碧纱帐里梦魂香。李商隐《月夕》: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毛珝《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应是嫦娥赠与,一枝桂花传递在仙友间。瞿佑《桂花·仙友》:滴滴研朱染素秋,轻黄淡白总含羞。星空金粟知难买,击碎珊瑚惜未收。仙友自传丹灶术,状元须作锦前游。一枝拟向嫦娥乞,管取花神暗点头。
不管怎样,广寒宫里来,这是无疑了,连皇帝也是这么说的。宋高宗《扇面画桂赐从臣》:秋入幽岩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应随王母瑶池宴,染得朝霞下广寒。
苏轼认识,此花原属玉堂仙。《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戒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苏轼其实把桂花也比作兰花了。
辛弃疾认识,就是仙人金小小。《清平乐·再赋木犀》:东园向晓,阵阵西风好。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一枝枕畔开时,罗帏翠幕垂低。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风儿。
陆游也认识,初见广寒仙,重露湿香,斜阳烘蕊。《嘉阳绝无木犀偶得一枝戏作》:久客红尘不自怜,眼明初见广寒仙。只饶篱菊同时出,尚占江梅一著先。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何人更与蒸沉水,金鸭华灯恼醉眠。
向子諲隐约识得,疑是新妆就、娇额涂黄的蕊宫仙子。《满庭芳》:瑟瑟金风,团团玉露,岩花秀发秋光。水边一笑,十里得清香。疑是蕊宫仙子,新妆就、娇额涂黄。霜天晚,妖红丽紫,回首总堪伤。中央。孕正色,更留明月,偏照何妨。便高如兰菊,也让芬芳。输与芗林居士,微吟罢、闲据胡床。须知道,天教尤物,相伴老江乡。
桂花与明月本是一体,月待圆时花正好。王洧《平湖秋月》:万顷寒光一夕铺,冰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月夜桂花落,绝美的场景。汤显祖《天竺中秋》: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干笑语明。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桂花是仙种,桂花的物象婉约也可,豪迈也行,优雅也可,世俗也宜,不论是何场景,均因有桂花,也就有了仙气,显得洒脱、灵动、高雅、和谐,一种幽香,几处相宜。杨万里《咏桂》: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韩元吉《诉衷情》:疏疏密密未开时。装点最繁枝。分明占断秋思,一任晓风吹。金屡细,翠绡垂。画阑西。嫦娥也道,一种幽香,几处相宜。
豪迈、大气的形象如宋之问《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老宋的人品让后世诟病,但这《灵隐寺》,却名句叠出,大气磅礴,仙气飘飘。前三句正大光明,直奔主题。这里就是鹫岭佛灵山,这里就是龙宫海世界,这里就是月亮之上,山海那一边。潮来潮往,花开花落,香云就在此处飘降。
据说东晋咸和初,灵隐寺开山祖师印度僧人慧理和尚来到此地,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这小山峰就号称“飞来峰”了。我们新婚旅游一路穷游,来到了杭州,其实已经每天都比较累了。待去灵隐寺,看到这个小小山包,绿树老藤堆叠,觉得既然来了一趟,还是不要错过,爬吧,毕竟这山也是飞来的,不容易。
次两句角度转换,从细节着手,从个人角度楔入。我呢,有时要扪青萝,有时要刳擦树皮,忽然发现这里气候和植物的奇异,薄霜下花儿更旺,轻冰时木叶不落。这两句已经在暗暗转折了,转向个人体验。
再次一句是个大转折,在写个人想法,且写得很平淡,为末尾的高峰蓄满了能量。个人从小就喜欢这样的景色。只是让老宋“烦嚣”的事情,也许和陶渊明的有所不同吧。
最后一句应该这样翻译才好吧:你们也都来吧,等你们找到仙路的入口,在“天台路”街道指示牌下合影以后,别着急就走,你们在高处,可以看见我,可以看着我是怎么不急不缓的,徐徐“度”过那座升仙桥的。我也马上就踏上天台路了,你们等我一霎,咱们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那么,天台路到底在哪里,那特别的石桥究竟是哪座呢?
浙江天台县城北22公里有天台山,不知道老宋当初想踏上的“天台路”是否就是仅仅想要去天台山游玩呢?恰巧这里也有天生石桥,以石梁飞瀑出名,在石山幽谷间,一天生石桥横跨,其下瀑布喷薄。
石梁飞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