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也知道。
“对,所以要升级算法到多元关联拟脑模型,把所有的因素关联在一起,一旦一个因素动其他就动,要让它们动。”林久浩。
“然后呢?他们会一直动下去,怎么达成我们需要的平衡态?”刘工问。
“平衡态针对的是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林久浩反问。
“平衡态针对的是多重心组指向的核心重心平衡条件组,所有关键的力的反馈指向的这个核心条件组,我们可以先举例说明,简单假设一个,合力为0。”刘工先用最简单的方法,这样好理解。
“好,我们就以设定的条件是合力为0,刘工,我不懂啊,我问一下,有没有可能合力不为0的条件。”林久浩问道。
“平衡状态当然必须合力为0,不为零的状态肯定要动了,运动开始的时候合力就不为0。”刘工回答。
“好的,刘工,我明白了,您刚才说核心重心条件组,我们现在知道核心信息元是什么了。”林久浩说道。
“核心信息元?这是什么?”刘工看着林久浩在另一个屏幕的模型上,先建立了一个核心信息元==核心重心平衡条件组,举例设定了一个条件=合力为0。
“我们刚才说,机器人关于动平衡的状态,需要计算得出,为了计算我们应该给它建立一个脑模型,而这个脑模型关于动平衡的核心信息元,就是核心重心平衡条件组,暂定只做一个条件=合力为0。”林久浩说明。
“这是你刚才说的脑模型吗?然后把分布的重心力臂加进去,对不对?”刘工继续问道。
“力的大小方向力矩力臂这些概念都明白,在您们这里怎么用的就不太清楚了,另外,什么是分布的重心力臂呀?”林久浩需要问一下。
“力臂都清楚吧,就是力和力臂得出力矩,其实就是力的特点之一,我们的机器人自带动力驱动的位置很多,产生力的位置有很多,这些力既影响局部,同时还会传导到核心动平衡条件组,在局部的位置我们要找到一个核心点,然后由这个局部核心点传导条件到核心重心条件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拟人机器人的很多这种点,形成像脉络一样的结构,我们把这些点称为局部重心点。”刘工连续解释道。
“刘工,我不明白,既然力有方向、力臂、力矩等参数,直接建立一个信息元就可以了,为什么还把力臂单独拿出来?”林久浩继续问。
“哦,这是因为,力是可以通过负向力平衡,不过,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对力的分析,机器人还有动作行程问题,这个行程与力臂变化有关,所以我们单独提出来。。。我们继续吧,影响核心重心条件组,举例就可以了,我们不讨论细节。”刘工的思路很清晰,他今天不是给林久浩普及机器人知识的,而是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哦,知道了,我还是不太明白你们的技术。。。我感觉这里不应该把分布的动力部件及力臂加进去,而是在多元关联拟脑的象限里,加入力信息元,各种带角度距离的力信息元,因为这些力是影响核心重心的关联信息元。”林久浩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只有力,那些分布的动力部件和力臂驱动器不是也影响核心重心吗?怎么关联?”刘工陷在以前的思维里。
“不是,动力部件及力臂驱动器在平衡的时候也存在,所以,不是直接影响核心信息元的关联元。”林久浩思索着说道。
“什么意思?‘动力部件及力臂驱动器在平衡的时候也存在’这是什么意思?”刘工问道。
“就是机器人处于平衡态的时候,这些力部件也存在,所以,这些动力部件不是直接影响核心信息元的关联元。”林久浩考虑清楚了讲解道。
“当然存在,这些动力部件就是分布在机器人各个部位的驱动部件,那什么是关联元,你说说。。”刘工疑惑的说道。
“应该是力,核心信息元的关联元应该是各种作用力,因为只有关联元为力的时候,这些力的计算才能得出合力为0的条件。”林久浩肯定地说道。
“哦。。。我明白了。”刘工的理解非常快,继续说道:“是力,而这些【力】的【生我】关联元才是各个分【动力部件】”。
“刘工,我觉得应该是这样,而且这些力不只是动力部件产生的,也有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外力,这些外力需要你们的力反馈器之类的感应器,这些力即使没有,也要设为0值的信息元,关联到多元关联动态模型中。”林久浩说道。
“这些力是怎么分类的,我看到你们的多元关联拟脑是按照,我生我克之类的分类,而我们对力的理解是方向角度大小,所以我们做的力在三维坐标系象限里面是按照方位分类。”刘工。
“多元的生克是一种分类方法,适用于思维空间的你脑计算,在感知空间坐标中一般不使用生克原理,而直接用方向分类。不过,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思维空间就越需要按照生克增减分类的。例如这些力,有些是外力有些是内部生成的动力,所以在拟脑模型中,更高级的拟脑部分,是按照生克分类的,这并不影响感知空间坐标。例如,机器人驱动部分的动力部件及力臂驱动器就在对应的‘力信息元’的‘生我象限’。”林久浩解释道。
“林工,你的意思是多元关联拟脑模型中的三维坐标系类型很多是吗?怎么区别这些类型,在哪里定义?”刘工继续问。
“每一个信息元的核心信息存储单元,都有一个标识集合,在这个存储区域里,有专门为存储三维坐标系类型的特定位置,一个标识就可以,不过,我们刚才说的思维空间和感知空间,在信息元关联关系中,直接定义了两类坐标。”林久浩继续解释。
“哦,看到了,你刚才定义信息元的时候确实有,还有很多关联信息元,每一个关联信息元都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思维空间坐标,一个是感知空间坐标,还有都条件参数,还有。。。。。。对了,标识只是表明坐标系吗?”刘工继续问。
“标识可以有很多,例如,标识坐标系类型,标识信息元类型等。。作用很多,这一点以后可以讲解。”林久浩。
“知道了,思维空间和感知空间是在直接关联位置定义的。”刘工看似明白。
“是的,多元关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