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并汉> 第0002章 祈祷吧!少年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02章 祈祷吧!少年郎(3 / 5)

药铺相对简陋,低矮的夯土墙,有些地方已经可以看到里面的泥胎和稻草。

拼木为门,门上挂着药铺招牌。

梨木为牌,上面灼烧出“李氏药铺”四个大字。

栗木为檐,檐上悬挂着一个干葫芦,意为悬壶济世。

“砰砰砰”

董建迫不及待,下手不分轻重。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后,药铺木门半开,一位清丽妇人掩面问道:

“是谁?”

“弟妇,是我,请问阿四返家了没?”

“原来是孟律兄呀,良人还未返家,这两天就会回来吧,但时间无法确定。”

这已经是董建第三次来找了,没办法,只能继续等:

“有劳弟妇了,若是阿四返家,记得遣人唤我一声,急急急!”

“唯”

随着吱吱呀呀的木门关闭,董建又陷进新一轮的焦虑之中。

既然事发当天,李医匠初诊断定只是少了一味药,那应该没错的,可是,都过去两天了,还未回来,不知会不会有变?!

董建始终觉得,李医匠的医术要比养济院医匠的医术高明,再加上发小友情在。

也正因为如此,董建才在父亲面前坚持让李医匠下最后的判决。

董先昏迷第四天。

诏阁城西,落水支流往北约四十余里,隐于团山与黑山之间,有一座私营矿山。

汉代山林川泽的买卖,已趋成熟,有昆弟六人,买地造冢的《大吉买山地》石刻为证。

眼前这处矿区,占地数百顷,沿矿脉走向,采用露天与坑道联合开采,并依托山势设置木栏篱笆。

这便是董建成亲后,在丈人支持下,分家独立经营的矿山。

私矿以太那水为轴,两边以木桥相连。

东侧,身穿粗麻蕴袍的奴婢来来往往,辘轳、毛驴、石碾、窑炉、牢橐和下井的山雀等在他们辛苦地劳作下,演奏着属于矿山特有的乐曲。

私矿大门内的陂塘边,那里有一排用来当厨房的木棚。

木棚后侧不时传来踏碓低沉的“咚咚”声。

循声可见,十四台踏碓,相对排开。

数十名外搭粗麻短褐,黑巾裹头的少年奴婢两两搭配,一边舂米,一边刻意压低声音聊着天。

“阿嗣,昨晚主母回来,马上让人堆了一垛茅草屋,是给谁住的呀?”

一名年纪较小的奴婢先发起话题。

“阿规,你竟连这么重要的事都不知道?那新草屋是给少主住的呀,他被马撞晕死过去了”

回答的奴婢叫赵嗣,原本是灵丘赵氏的没落旁支。

因其父好赌,将家中产业败光,又累犯赵氏宗法被逐。

赵嗣受其父牵连,竟被发卖为奴。

所幸董先爷爷居中牵线,让董先父亲帮忙照顾一二,这赵嗣才得以和年幼奴婢一起为矿上浆洗炊煮。

“为何要另外安置少主呢?”那名叫规的年幼奴婢追问。

“听说,少主怕是没希望了,所以才送到山里,到时方便落葬……”

“没有的事,不要瞎说!”

有位年纪稍长的苍头开腔提醒,他叫马财,是这群奴婢的管事。

这边一开聊,那边就接着出声了。

“唉,主母让我一会去清点整理地窖!”

“主母还让我记帐呢!”

“一会李医匠来了,主母让我去侍候,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免掉今天的活计”

“还想免活计?!眼下少主有事,临时抽调,到时二三子没做完的活计,还不是要分摊给我们来做!我们为何要凭白无故多做呀?”

那位名叫赵嗣一想起到时还要帮别人做事,有些不高兴。

“原本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少主一出事,便全乱套了。”

“我们要帮那些临时有事的人干活,可是又有谁来帮我们干活呢?”

“就是”

“就是”

有赵嗣带头抱怨,大家也都异口同声,谁也不想多做事情。

也别怪众人抱怨,看看王褒《僮约》中的“不上券便不能为也”便可知晓。

自建武十一年,光武帝两道禁杀禁灸奴婢诏后,主家再也不能随意打杀奴婢了。

主家对奴婢的约束,仅剩掌控奴婢的身籍名数了。

简单说,就是奴婢的身份证明由主家说了算。

那马财听不下去了,厉声说道:

“二三子为何不提,遇上伤病无法干活,矿主和主母,安排休息,严重了还会请医匠来看。而且每月还有两天时间,跟主母一起到附近农庄采购粮食、盐、腊肉、果蔬等物,还可以顺便办私事。这样的主家难得,大家该尽心尽力,不可三心二意,偷懒耍滑。”

“马财管事,谁不知道你和陈善管事、白歧管事都是主母未嫁时就用惯的人,又不用像我们一样炊煮浆洗。”

赵嗣有些意难平。

“赵嗣,说的什么话,若是和你们不一样,那我今天在此作甚?”

马财管事出言反驳。

“马管事说得对,之前,二三子过的是什么生活?再比比这些年来,在矿主、主母的照拂下,大家不仅住有草屋,还有缊袍、布衾,甚至连短褐、裲裆、裈袴、袜履都有,每天还有两餐稠糜粥可食。如果矿主一家发生不测,散的不仅是矿主一家,连带我等蝼蚁贱奴也要流离失所,无衣无食了,到时如何是好呢?难道还要再次发卖?期待更好主家吗?我等不可不知好歹。”

赵嗣提到的陈善管事赶紧及时补充。

两人同为管事,互相搭把手,也是应该的。

众人被马财和陈善说得不好意思。

“跟着矿主和主母,这日子确实比之前好多了,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是哩,你瞧阿嗣都胖了……”

“这矿上谁的变化不大呀,有糜粥吃,有衣穿,有地住,每月还给五钱,表现好还能送去跟大匠学习手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