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时的惨烈景象,给他留下了强烈地视觉和感官冲击。
尤其是靠近京都时,明显的反差,更让他忧心仲仲。
也正因为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蔡邕写出了《述行赋》《霖雨赋》等篇章。
其中《述行赋》提到:
命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并集。
贵宠扇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
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骎急。怀伊吕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人。
唐虞渺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意思就是:
让仆夫赶快驾好车马吧,我将到京城洛阳去。那里是显赫的皇族居住的地方啊,各方诸侯都归顺那里。
权贵们做尽坏事无人管啊,一个个贪得无厌不收敛。前面翻车的教训还在眼前啊,后边的驱车还往前赶。
富人的房子精巧又别致啊,穷人的住屋潮湿又破败。富人家的鸡狗都吃精粮啊,穷人家粮食只能吃糠菜。
对谄媚的小人讲究宽厚啊,对忠正的志士却不能忍耐。
像伊尹、吕望那样的贤人都不容啊,要想进言相劝比上天还难。
唐尧、虞舜的圣明不复见啊,世俗的恶习却像生根一般。
由于贫困,道路都长满荒草啊,人间正路被堵塞得不通畅。
对于蔡邕,鲁迅读过《行述赋》后,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六》中,评价道:
选家大抵只取他的碑文,使读者仅觉得他是典重文章的作手,必须看见《蔡中郎集》里的《述行赋》的句子,才明白他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明白那时的情形,明白他确有取死之道。
这次经历后,蔡邕心灰意冷,屡次征辟不就。
在《辞州辟让申屠蟠书》中称:
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美义,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
自己则撰《释诲》明志:
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年有余。
直到建宁三年,他三十八了,也许是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许是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可以从容面对将来。
这次当他面对桥玄的征辟,没有回避。
接下来,他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仕途顺遂。
同时还完成《独断》编撰。
熹平二年,他在不惑之年迎来幺女蔡琰。
但对蔡邕来说,小棉袄的诞生并没有带来多少喜悦,因为他认为自己这一阶段主要是任务是立功立言,
眼下时间太少,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完成,时不我待。
所以他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人,每天只是让小棉袄在自己的书卷堆中玩耍,而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这小棉袄从会坐开始,便会拿着书卷请母亲读给她听,再大一些时,遇不懂才会请父亲讲解。
凡是与蔡琰接触过的人,都会有一个感觉:
她天生聪慧,记忆过人。
熹平四年,蔡邕有感于流传下来的经书典籍离著述时间过于久远,文字错漏较多,容易被一知半解的儒生误解,耽误学习。
最关键的是,大多经文掌握在少数家族手中。
让很多想要读书的人。
花时间花金钱,还无书可读。
甚至还读到错误的书。
为正视听,于是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奏请正定《六经》的文字。
刘宏同意后,蔡邕等人便投入工作。
熹平石经上的每个字都是经他们订正校对。
皇帝审阅后,蔡邕再一个字一个字用红笔描在石上,让工匠依样雕刻。
石经上的书法,南朝梁武帝《书评》评论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也认为:
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
而熹平石经的设立在那个文化垄断的时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件:
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由此可见一斑。
这时蔡邕表现活跃,凭着心中那一腔热诚,抱着写《述行赋》的强烈责任感.屡次上书言事,针砭是非、抨击奸邪。
比如:
《历数议》、《荐皇甫规表》、《陈政要七事疏》、《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议》等。
直到现在金商门事件的发生。
由于自己头脑一时发热,连累了叔父蔡质冤死狱中。
还有眼前这个六岁,面色有些蜡黄的小女孩。
即将跟他踏上北上迁徒朔方的道路。
想起因为自己而受牵连的人。
想起被自己同门师弟刘宏背刺。
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一腔热血,终究是错付了!
他心如刀绞。
但危险并不因为蔡邕的难受而免去。
当蔡邕带着全家一起北上时。
阳球为斩草除根,便再次指使刺客追赶并刺杀蔡邕。
面对刺客,蔡邕坦然,甚至带着自责:
“壮士,一切皆因我起,请放过她们吧!”
“是我不该为民请命,不该阿附党人、诽谤公卿!”
“是我不该不自量力,不该肝胆书奏,除患灭害!”
“……”
看着眼前这个中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