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225章 225牛马也是需要吃草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225牛马也是需要吃草的(2 / 4)

级衙门的人待在这里,今后难免会出现什么心中气闷之心。

万一下级衙门的临时工开出来的补贴都比你高,郭主事心里能痛快吗?”

朱元璋是知道这件事的。

因为历史缘故他对于吏员是极为厌恶的,所以对于县衙里当差的人,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朝廷发的俸禄。

属于底层的存在。

现在王布犁开口说给朝廷“白干活”的书吏、衙役等人,一个月拿到的补贴会比他这个“六品”官员还要多,心里当即就他娘的不乐意了。

在朱元璋看来,胥吏害民是元帝国覆灭的主要原因。

这些人会巧取豪夺,让底层百姓活不下去,同时也会上下其手,把本该属于朝廷的财富拿到他们自己手中。

当初修黄河的那批官吏,侵吞拨款,饿死了许多人,以至于才有莫道石人一只眼的事情。

皂隶是为官府服务的低贱奴仆,他们凭什么拿钱?

这是前朝余毒!

即使王布犁是他女婿,也不能把这股子风气待到整个大明官府当中去。

故而面对王布犁的话,朱元璋的脸色终究是绷不住了。

“咱就在这看看。”

一旁的蒋环大气都不敢出,他都不知道县衙当中有多少个检校。

可是众目睽睽之下,他又不敢给王布犁使眼色,免得被其他人察觉。

你以为你的主要任务是监视驸马王布犁的一举一动,难道就不想想陛下为了避免你这个贴身检校被王布犁收买,就没差人暗中盯着你吗?

王布犁瞥了一旁的知县吴卫,见他也是暗暗摇头。

没必要因为这事得罪一个人,更何况咱们终究是要同陛下汇报的。

“既然郭主事要看,那就请带着眼睛,嘴巴等我给兄弟们发完钱之后,再说,如何?”

“行。”

朱元璋就坐在椅子旁,他倒是要亲眼盯着此子怎么个发钱法。

大厅外围着一帮密集的人头。

田留根等人皆是站在前头,翘首以盼。

其实对于郭主事在这,众人都以为他同驸马爷关系好呢。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来了。

尤其是这种场合都能到场,那关系指定不一般。

王布犁叫温客把账簿册子全都拿来,叫钟牛打开盛钱的箱子。

一箱子宝钞,一箱子铜钱。

主要是发宝钞,铜钱作为零头进行发放。

衙役们瞧着真金白银的摆出来,脸上的喜色更重了。

王布犁站起身来,对着众人:

“诸位兄弟,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积极打击犯罪分子,维护江宁县的治安。

成果是非常喜人的,一个月都没有出现人命案子。

打架斗殴也少了很多,街道比以前更加清洁,那次大雨没有淹了咱们江宁县百姓,都有各位付出的一分力。

上,对的起天子。

下,对得起百姓。

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好!”

作为王布犁的狗腿子温客,直接充当捧场王。

“驸马爷说的太对了。”

发钱本就是一件高兴的事,领导在这之前说些话,大家都能等得起。

倒是坐在一旁的朱元璋听着王布犁的话暗自撇嘴。

这话说的一套一套的!

看样子为了给底下的人发钱,没少费心思。

王布犁拿着木制喇叭对着大厅外的众人喊,尽量让每个人都听清楚。

“大家都出了力,所以咱们才能得了陛下的赏赐。

所以我希望今后各位更是要好好卖力气,继续保持,莫要觉得今后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了。

我的话讲完,现在开始发补贴,念到名字的过来数钱,对数之后在这签字按手印。”

温客拿着账簿开始唱名,说着应该发多少钱,为什么发这么多,钟牛在旁边准备数钱。

田留根上来领钱,接过之后数都不数直接塞进怀里:“多谢驸马爷。”

“你给老子站住。”王布犁叫住他:

“你身为牢头怎么给底下兄弟们以身作则的?

钱这个东西必须当面点清楚喽,不要怕麻烦,现在立即数钱。”

“唉,是。”

田留根清点完了之后,才在一旁签字按手印。

“驸马爷,您还有什么吩咐?”

王布犁脸上带着怒气:“你拿了赏赐,还没有感谢陛下呢。

没有陛下的准许,我能给你发钱?”

“对对对,是属下激动了。”田留根对着皇宫的方向行礼,嘴里念着:“感谢陛下。”

经过郭主事的提醒,王布犁也明白县衙当中不定有几个朱元璋安排的检校混在其中呢。

所以这件事,必须得感谢天子。

不管是不是真心的,至少明面上,大家都得是真心的。

朱元璋听着王布犁疯狂找补,给他这个当皇帝的脸上贴金的事情,是极为不爽的。

尽管方才为什么给田留根发钱的缘由全都说出来了,但朱元璋就是不爽。

这个田留根作为牢头,本来就有朝廷给他发的俸禄,不过是干了职责内的事情,就又给他发一笔钱,可真是没什么道理。

长此以往,不就是培养他们继续从犯人身上吸血吗?

这一次敲了那些牙人的钱财,下一次他们会不会故意把其余人抓进牢中,敲的别人倾家荡产?

在去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搞了一批胥吏,要不然王布犁也没机会上位。

当然了朱元璋法外开恩,被判死罪者,须服劳役终身,也就是做一辈子的工奴。

判决徒刑者则按年限服劳役,二十年徒刑便去做二十年工奴。

具体的工作:去凤阳屯田或筑城,去滁州种植苜蓿,以及去盐场或铁矿“煎盐炒铁”。

在朱元璋看来,将“害民胥吏”直接诛杀是一种资源浪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