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大营。
帅帐。
检阅结束,朱棣就带着诸将来到帅帐。
朱棣坐于主位,环视文武两班济济一堂,唇角浮现笑意,视线落在毛骧身上,“毛骧,你代表军情司,给大伙儿讲讲现在吕宋的情况。”
众人精神一震。
陆军有一个营驻扎在孔雀岛(巴拉望岛)。
并且还经常和民都洛岛的一万汉裔迁民打交道,对吕宋的情况多少也了解点。
但了解的并不特别详细。
毛骧起身,来到挂在朱棣身后的吕宋全图前。
朱棣转身,坐于长条桌案两侧的陆军将领,纷纷看向毛骧。
毛骧看着面前详细的吕宋全图,不由有点小小得意。
这张吕宋全图,就是他们军情司的杰作。
上面不但有河流分部,就是哪些地方是部落,哪些地方是村庄,与吕宋朝廷的关系如何,他们都一清二楚。
甚至,就连吕宋境内的有多少口水井,分部在什么位置,他们也掌握了。
毛骧收敛思绪,深吸一口气,郑重开口:“王爷,吕宋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九成九的吕宋人都没有文字的概念,吕宋官方使用的文字,还是咱们的汉字……”
这些大概消息,大家都知道。
不过其中有些细节,并不了解。
所以,众人听的都十分仔细。
“这些年,军情司和民都洛岛上的迁民相互合作,我们培养了大量,掌握吕宋语的人才,大约三千人左右,其中两千人这些年掌握吕宋语的同时,初步掌握了勉强够用的汉字量……”
“剩下将近一千人中,有八百童生,一百院士,以及一百秀才以上读书人,其中,除八百童生,剩下的两百学识储备量最多的院士、秀才,是跟随大儒吴海闹事,被王爷丢到东番历练的那批年轻读书人。”
……
朱棣微微抬手,毛骧立刻停下。
朱棣吩咐道:“两千掌握吕宋语,但文字量勉强够用的青壮,分配到军中,充当我方打下吕宋,军方和吕宋地方百姓打交道的翻译,谭渊你们和毛骧接洽,这批人回到军中如何分配安置,你们抓紧写出一份计划方案来,写好后,立刻派人送去福建给我阅览……”
这两千人文化程度太低。
放在军中勉强可用。
其他地方,就不够用了。
说到底,还是他底子太薄了。
考中院士、秀才这个级别的读书人,一般情况,都想在中原继续努力。
至于那八百童生,都是普通百姓子弟。
有少部分是迁民。
大多数家人还在福建。
这部分童生,已经二十好几了。
都是穷苦百姓子弟。
考中童生后,或是能力不足,或是家庭财力,无法支撑他们继续考取功名。
于是就在福建士绅、豪强商贾的商铺,谋一份账房跑腿之类的差事。
他出海时。
这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甘一辈子做个账房先生。
大约有六百多人,选择到东番闯一闯。
“那批跟着吴海闹事读书人的思想变化如何?”
毛骧笑了:“变化很大,大多数人,被王爷扔到福建后,都分配到一个个安置点,和安置的百姓一起搞乡土村社,对乡土村社的看法已经和以往不同了,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并未改变,而是把真实的抵触情绪,隐藏在心里……”
“相较这批学识储备量好的读书人,臣倒是更欣赏八百童生,在建设乡土村社中,他们积极努力,在学习吕宋语时,他们也最努力……”
……
“臣以为,八百童生将来能成为王爷统治吕宋的各级官员……”
“不!”
朱棣摇头否决了毛骧的提议,“这八百人,不要安排高官职,一半人将来去当教书先生,一半人当管理十数个村落的镇长,让他们去指导吕宋百姓搞乡土村社建设……”
众人纷纷错愕。
这八百人,对王爷最忠心,王爷怎么把他们安排到最底层的位置了?
因为是联席会议。
文官也在场。
蒋进忠作为燕藩文官之首,
王爷搞出一个镇长官职。
他只是稍微想了想就明白。
县府一级,管着数百个村庄。
一旦乡土村社开始推行,单凭县府的官员,根本无法迅速全面推进乡土村社。
若是设置镇县二级机构。
一个有建设乡土村社经验的镇长,一把手主抓十几个,乃至二十几个村庄。
就能够更为迅速,在一两年之内,把主抓负责的村庄,建设成乡土村社。
这个二级结构,肯定是专门为建设乡土村社而设置。
在吕宋,乡土村社建设速度越快,吕宋稳定的就越快,更有利于统治。
吃饷人数增加,咬咬牙,也可以接受。
但他不舍得这八百忠心的好苗子。
读书学识多寡,其实根本不重要。
朝廷是以功名高低来任命官员。
可他们燕藩不一样。
燕藩不是搞权力。
而是搞事业,实干!
相较于功名高低。
实干能力才最重要!
这八百人,他早注意到了,本打算将来安置在王爷治下,省府州县这些位置上。
朱棣含笑道:“伱不要肉疼,我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咱们能不能长期统治吕宋,取决于两个方面,一、基层百姓对我们的观感,二、对吕宋孩子的教育同化。”
“基层就是这些直接接触百姓的镇长,这部分人,必须是绝对心向咱们燕藩,愿意为燕藩事业,奉献的。”
“教育就是咱们将来要开办的学堂,教孩子的先生,思想上决不能有半点问题……”
两百多跟随吴海闹事的年轻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