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中医临床用药指南1> 第17章,胆结石,外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胆结石,外科。(1 / 1)

胆道系统内任何部位发生结石,所引起的疾病统称胆结石,包括胆囊、总胆管及肝内胆管结石。

发病率以成人最高,女性多于男性。

胆石的形成与胆道感染、代谢障碍、神经机能紊乱和胆汁淤积等综合因素有关。常见的胆石有三种,即胆色素结石(好发于各级胆管内)、胆固醇结石(多见于胆囊内)、混合性结石(好发于胆囊及较大的胆管内)。

在我国,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最常见。

本病的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胆石的动态、所在部位和并发症。许多患者平时可无明显症状,需借助X线检查才能确诊。胆石从宽大的胆囊,移动至狭长的胆囊管或总胆管,或从扩张的总胆管移行至狭窄的胆道口壶腹部时,往往产生嵌顿,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并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肩胛处,称为胆绞痛。

胆绞痛多在饱餐、高脂肪餐或腹部受到震动后发作,发作时患者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坐卧不安、弯腰、打滚、用拳头紧压腹部,甚至哭喊,或伴有恶心、 呕吐。部分患者,在呕吐后绞痛稍微减轻。一次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多数不超过数小时。发作间歇期也不等,有的可反复发作,有的则经数月至数年后再发。

胆囊内的结石,一般不产生绞痛,但有时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饱闷感、腹胀、胃灼热、嗳气、吐酸等症,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

如伴有感染,则可引起发热及右上腹疼痛等。

胆囊管内的胆石除易引起绞痛外,还可引起囊壁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总胆管内的胆石,除产生绞痛外,还易并发梗阻性黄疸。胆石入胆道口壶腹时,不仅易引起持久性黄疸。

而且易并发急性胰腺炎。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可达80%~90%。

2,实验室检查,

伴感染可见白细胞升高;胆总管阻塞时,可见尿三胆阳性,黄疸指数及血清胆红素,定量增高等。

3,胆囊和胆道造影,

口服法或静脉法造影,可显示胆囊和总胆管结石。

4,逆行胰胆管造影,

对肝内和肝外结石,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

方1

药物组成,茵陈50克,青皮50克,金钱草30克,郁金30克,槟榔20克,大黄15克,香附15克,元胡15克,砂仁15克,鸡内金15克,姜黄10克。

适应证,胆结石。

用法,水煎,每日1剂,服2次。

服6天间歇1天,20剂为1个疗程。

。。。。。

方2

药物组成,茵陈15克,玄明粉10克,黄芩10克,木香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紫花地丁10克,龙胆草6克,柴胡3克。

适应证,胆囊炎并发胆结石。

用法,水煎,轻者每日1剂,分2次服。

重者每日2剂,分4次服。

。。。。。

方3

药物组成,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白芍15克,槟榔15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生甘草6克。

适应证,胆总管结石伴梗阻。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

晚饭后1次服下,每日1剂。

。。。。。

方4

药物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15克,甘草10 克,当归10克,金钱草30克,茵陈15克,厚朴10克,大黄10 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元胡10克,党参15克。

适应证,肝胆结石及急慢性胆囊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

方5

药物组成,金钱草50克,茵陈50克,木香20克,枳壳15克,栀子15克,厚朴15克,芒硝(后下)15克,生大黄10 克。

*感染发热,连翘10克,公英10克,败酱草10克,减木香、枳壳、厚朴;

*疼痛剧烈,加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

*久病体弱,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

适应证,胆结石。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