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终宋> 第821章 破镜难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1章 破镜难圆(1 / 2)

蒙军的突然撤退,其实有些出乎李瑕的意料。

也许是他太高看自己,但他认为忽必烈若这样灰溜溜地退走,北地难免有一部分人会起观望的心思。

对手突然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也许是有解决之法,但无论如何李瑕都得把握机会。

突破口有几个顺天张家、藁城董家、东平严家,甚至因为俘虏了郝天益,还可试试说动太原郝家归附。

世侯之中,最有可能拉拢的自是顺天张家,但李瑕并不想先以顺天张家作为突破口。

原因很多。

最简单的一点,保州那个位置处于蒙古势力包围中,忽必烈对张家有所防备,并不给机会让张家起兵、并将全族家眷带到关中。

李瑕所求的,一直都只是等适合的时机,比如他北伐之时,能让张柔兴兵响应即可。

他要的是张家的兵权,以及在河北的声望,这些带不走,也不是几个张家兄弟叛逃过来就有用。

没有必要太早让张家反水,至少要等拿下河南。

但可以借此机会多亲近一番……

东平严家、藁城董家、太原郝家也不会归附,但家中有重要人物在李瑕手上,可以搞些小动作。

而现在若想搅动局势,杨大渊才是最好的突破口。

杨大渊的长兄叫杨大全,曾是曹友闻帐下统制,在抗蒙战场上战死。

杨大全留下两个儿子,杨文仲、杨文安,兄弟俩在父亲殉国之后就投奔杨大渊,守运山城、大获城。

杨大渊在投降之前,还斩杀了前来劝降他的叛臣。这时,他们一家人既有川蜀柱石,又有忠烈之后……

“我这一年,在延安府与杨大渊作战,与他对阵叫骂,也听过他一些事。”

张珏本不想说,他不喜欢杨大渊。

但既是借机为了瓦解蒙军在延安的形势,他还是道: “杨大渊说他本不愿投降,但为乞活大获城数万人性命,只好为民背国。”

“为民背国?”

张珏摇了摇头,道: “叛国之臣,招降他又有何用?像他这种降臣,再降而复叛,名节毁尽家族便完了。纵观青史,岂有反复之辈有好下场的?他嘴上说得漂亮,其实心里明白,不会再归返的。”

“我们又不是宋廷。”李瑕有些随意,道: “因为宋廷太腐朽了,他只好投降异族,但发现了更光明的政权,于是弃暗投明,很正常。”

读者您好,本章内容有缺失。

看到本提示,是因为触发了防采集系统,请 点此刷新 即可阅读完整版。

若无法刷新,请 必$应~搜:得`奇,看完整内容。

“他不是因为‘宋廷的腐朽"而投降的。”张珏纠正道: “他是为了家族前景。”

张珏点了点头,问道: “你想怎么做?”

“好,我来安排。”

~~

塞门在延州城西北二十里,乃是当年范仲淹所修筑的。

蒙人不擅长这种打法,攻打关中时选择的是迂回包抄。

筑城屯兵,当世比他有经验的人没几个。

便是张珏,论经验也比杨大渊浅得多。

延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延安,流向黄河,塞门寨就在延

杨大渊占据了延河上游,面对张珏,他在地势上占尽了优势……

但当时他家小都已陷在蒙军之中,不好逃离。

读者您好,本章内容有缺失

看到本提示,是因为触发了防采集系统,请 点此刷新 即可阅读完整版。

若无法刷新,请 必$应~搜:得`奇,看完整内容。

读者您好,本章内容有缺失。

看到本提示,是因为触发了防采集系统,请 点此刷新 即可阅读完整版。

若无法刷新,请 必$应~搜:得`奇,看完整内容。

一转眼,已成了蒙古都元帅了,几乎已成为一个新的世侯……

杨大渊才刚刚收到合丹、史天泽撤兵的消息,招两个侄子来商议。

“立国不过数十年,正是最强盛之际,岂可言国势衰退?”说话的是杨文安,他时年二十三岁,生得威风凛凛,眼神冷峻。

杨文仲叹息一声,又道: “但蒙军对阵李瑕,接连吃了败仗,此为不争之事实。我只觉当年投降时几乎就是蒙军兵势最强之时,至于如今……唉。”

他并不因蒙军的撤退而沮丧,相反,显得有些兴奋,转身面向杨大渊,拱手道: “叔父,我认为这对我们而言还是好事。”

杨文安道: “诸路皆败,损兵折将、耗费钱粮无算,唯有叔父取得进展,功高于诸将;又可借与宋兵对峙之机积蓄实力,学史、张、严家自治一方,管军民之权。自是好事。”

比如大宋就是国势衰败,不能保家。

“大帅,张珏遣使送了口信来,称李瑕邀大帅明日午时在延河渡口隔岸一见。”

“说是宋国平陵郡王末将猜测该是李瑕亲自来了。”

再一想,他隐隐已明白李瑕想要做什么。

这是什么勤快人……

读者您好,本章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