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9章 大清帝国的轰然倒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大清帝国的轰然倒塌(2 / 4)

很多将领都是他的人。

“在这种兵力装备都占优的情况下,清政府要想扑灭武昌起义,把握还是相当大的。”

“任命载涛为第三军军统,率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驻守京畿,专司巡护。”

至于其他朝代的皇帝,看到皇权专制达到鼎盛的清王朝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无不唏嘘不已。

“而他们要面对的湖北新军训练并不比北洋差,军官素质也相差不多。”

“不过由于这时候载沣仍然很记恨袁世凯,并不理睬徐世昌的保奏,因而清政府最终确定的主帅是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

“倒不如趁着自己手上还有点筹码的时候主动认输,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得到优厚的退位待遇,这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就是唯一且理智的选择。”

“冯国章认为,汉口兵民一家没有分别。”

“禁卫军听说良弼死了,顿感失去主心骨,也是人心惶惶。”

这个北洋军是他编练出来的,安插了大量的人手,除了他没有人可以指挥得动。

“隆裕没有拒绝的筹码,不得不妥协。”

隆裕太后:我大清没有对不起你袁世凯,为何要背叛大清?

袁世凯能有今天的权势,都是大清朝赐予的。

他们革命党虽然实力还不错,但要和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军相比就差多了。

他年轻的时候出洋留学,见识过西方的世界,知道西方是什么样子。

“可是在大清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载沣怂了。”

“朝会期间,隆裕宣布清帝退位,并在逊位诏书上最后一次盖上了皇帝大印,清朝就此灭亡。”

在这种情况下,手握军权的袁世凯也趁机发动政变,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袁世凯编练完北洋军后,他才随便找了个理由把袁世凯罢官回家养老。

“31日,厌烦了巷战的北洋军用重炮轰击今天武汉沿江大道上段的大片街市。”

虽说载沣提防他,让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担任主帅。

“将近八万新军,还有七八万民军商团和巡防营。”

“湖北是新军起义,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陕西、云南、贵州也都是新军起义。”

“共和是顺应潮流的好事,北洋军上下都支持共和,谁要是反对共和,北洋军就对他宣战。”

“袁世凯很清楚此时的全国形势,若是对武昌发动攻击,或许可以灭了对岸的革命军,但北洋军的损失必然也不会小。”

现在得知他们的理想最后实现了,此刻他们的革命斗志十分昂扬,让他们信心百倍。

只要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哪怕把权力让出来都没有关系。

可问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出征的主帅,这才是最无奈的。

清政府灭亡的事情经过也正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袁世凯趁着内乱逼迫清帝退位的。

一提到袁世凯,他就恨得牙痒痒,心中怒不可遏。

“死撑下去被人推翻是必然的,如此的话也自然没有什么好下场。”

“自古以来,功高镇主的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这点袁世凯不可能不知道。”

欧洲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共和制度。

“当民国大总统这个条件,对于袁世凯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为防止革命军藏于街市,必须将汉口烧为焦土,让革命军无处藏身。”

清朝灭亡的消息不仅振奋着晚清时期的老百姓,那些为之努力奋斗的革命党人也是欣喜若狂。

他清楚的知道那些皇亲贵胄没有能力带领北洋军,最后北洋军的控制权还是会回到他手里的。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哪怕打到最后一人,湖北革命军也绝不投降。”

摄政王载沣:倒也并不是没人有能力出征挂帅,而是袁世凯狼子野心,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启用此人。

“炮击之后,冯国章又下令放火。”

“29日,北洋军用重炮轰击革命军的炮兵阵地。”

“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先后有18个省宣布独立,脱离了清朝的统治。”

“11月29日,黎元洪领导的湖北军政府做出决定,坚守武昌。”

得知清政府要灭亡的那一刻,他们老百姓就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

袁世凯:朝廷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不管怎么安排统帅都没有用。

但他对袁世凯同样没有好感,并不觉得袁世凯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自此开始,载沣再也不过问政事。”

“随后,在徐世昌的大噪舆论之下,朝堂上掀起了一股请袁世凯出山的舆论热潮。”

全国发动起义,当兵权到袁世凯手里的那一刻,也不过就是延迟清政府的灭亡。

他们承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即将结束,马上就要迎来共和。

“见隆裕要抓自己的壮丁,载涛连忙下跪磕头道奴才无能,只练过兵没打过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

“并在当天任命冯国章为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将前线事宜交由冯国章全权负责。”

一支大军只接受袁世凯的指挥,足可见袁世凯对这支大军的渗透有多严重。

“但载沣忘了,冯国章固然忠于朝廷,可他与袁世凯的关系同样也很好。”

“南方各省代表在争执一番后达成共识,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迫使清帝退位,就推举他为总统。”

“听说载涛辞职,袁世凯不动声色的上书,推荐他的心腹徐世昌继任军谘大臣。”

毕竟主播也说过,清政府最后就是袁世凯推翻的。

“如果朝廷不同意顺应共和的潮流,那北洋军就要进京以武力相威胁了。”

“只是由于中央的财力比地方上要强不少,致使双方在装备上还存在一定的差九。”

“真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