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南洋攻略
吕宋国有没有和倭寇勾结,有没有行刺大明使节,这事儿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不过是装糊涂罢了。
占了这么大个便宜,不装糊涂还能咋地。
对于一手策划了这场灭国案的人,陈景恪也很是好奇。
一个锦衣卫密探,一个商人,竟然也有这么大魄力。
尤其是许柴佬,莫非又是个吕不韦?
得知两人拜访,他自然是要来见一见的,更何况他们还拿着杜同礼的拜帖。
见面之后,岑信通和许柴佬的态度非常谦卑,头都很少抬起。
陈景恪也在观察他们。
两人都是三十岁左右,有着明显的热带微黑皮肤。
至于别的,暂时就看不出来了。
没有问为何要帮助岑信通,不用想就知道答案是什么。
岑信通还带来了一封杜同礼写的信,里面详细介绍了两人的关系。
“这件事情你们两個做的不错。”
不会处罚他们,但功劳也不用想了,最多就是给他们一个收集情报的功劳。
对他的态度,陈景恪非常满意。
“此事我二人未经朝廷允许擅自行动,朝廷不降罪我们已经很感动了,实在不敢邀功。”
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身份,还以为就是个邻家少年。
这位陈伴读看起来很温和啊,和他之前接触的任何一个官员都不同。
难怪杜同礼会将他举荐过来,就这份通透就超过了许多人。
陈景恪说道:“你们的功劳朝廷都看在眼里,必定不会亏待你们。”
正常情况下,至少应该留下一个帮忙收集情报。
通过问答,陈景恪也大致了解了许柴佬的能力。
朝廷都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凭什么要求百姓给予信任?
朱元璋有很多优点,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认知。
他又没有火眼金睛,没办法时刻观察别人的微表情。
陈景恪暗暗摇头,不是他们认不清这一点,而是以前大明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只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次你们可能要受一些委屈了。”
“大明的态度,才是左右一切的根本原因。”
渐渐地,他紧张的情绪也渐渐放松下来。
“只可惜,很多南洋明人并不了解这一点。”
果然人不可貌相。
现在陈景恪的话,相当于是给他们喂下了定心丸。
这也是赵秩借着报捷的理由,将他们两个全都送到应天的原因。
又称赞了他几句,陈景恪就转而问起了许柴佬。
别的不说,对南洋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很多问题的认知也比较深入。
“有大明在,土人对南洋明人就尤为客气,事事讲究公平。”
“这也是我主动帮助岑密使的原因。”
这些数据许柴佬了然于胸,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
尤其是对南洋土人和大明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化,更加的清晰。
不外乎就是身为大明子民,当忠君爱国之类的假大空之言。
对于岑信通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功不功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了朝中大佬乃至皇帝的视线。
未经允许伪造证据灭国,对于朝廷来说,过大于功。
如果说赵秩和耿子茂还有可取之处,岑信通和许柴佬完全就是死有余辜。
“大明的声音消失,土人就开始嚣张跋扈,视南洋明人如羔羊。”
套用前世某些人对他的评价,地主老财思维。
岑信通心下一喜,连忙道:“谢陈伴读夸奖,此事多亏了赵少卿和耿将军,卑职不敢居功。”
岑信通心下的石头彻底放下,连忙道:
这种烫手的山芋,只能交给朝廷处置。
他直接从南洋的情况问起,大概有多少人,都从事什么行业,和土人的关系如何等等。
得知双方还有这样的渊源,且岑信通明显有投效之意,陈景恪对待他们的态度又是一变。
这不是客气,而是发自内心的话。
虽然有点苛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他的缺陷。
把自己当成地主,百姓都是佃户,官吏都是管事。
制定的很多政策……
算了,不提也罢。
至少这一世,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了。
现在的大明,正在肩负起那一份责任。
以后大明子民不管去往何方,都可以骄傲的说一声,我是明人。
当然,陈景恪并不是为南洋那群商人开脱。
那边的人也确实缺少国家民族意识,直到西班牙人到来,用屠刀教会了他们什么叫族什么叫类。
之后几百年的飘泊,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民族和国家的含义。
所以在那两场世界大战期间,国外华人踊跃捐款,为国家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此时才是明初,南洋大族的德行……
算了,同样是不提也罢。
至于许柴佬被踢出族谱,陈景恪只是笑笑,没有给予任何评价。
许柴佬自己表面看起来不在乎,但能看得出他内心很是不平。
他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家族的人竟然在这个时候将他除名,目光实在太短浅。
陈景恪却想说,他还是太年轻。
额……三十多岁也不年轻了。
是他在南洋那种地方呆的太久,对很多问题认识的还不够深刻。
他立功了确实不假,但这个功没那么好领。
朝廷认可了,碍于大义也不能给他封赏。
总不能说他们栽赃陷害,为大明灭国制造理由吧?
朝廷要是不认可,他很可能会被处死。
一个普通商人,没有任何旨意就敢栽赃陷害灭亡一个国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