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2 / 3)

可我们中午都没吃,姐你不饿吗?”曹彩英脸一下子红了,一时局促地不知该怎么说好。

“你们尽管吃,我们屋里还有面条。”姜向南给两人摆上筷子,示意姐妹俩坐下来:“吃完这碗,再尝尝我妹做的面条。”

姜向北知道老哥说的是什么。

前几天的油泼面让姜向南念叨了好几回,姜向北忙着热窑一直没搭理。

今天好不容易遇上下雨天没法烧,做饭前姜向北特意提前揉了面掉在水井里,打算明天做手拉面。“面还没发好,面条做不成。”姜向北想了想,又看向司文兰:“妈,我刚做刀削面,要不咱们做刀削面?”司文兰奇怪:“要做就做,看我干什么!”随后又想到个问题:“国外也吃刀削面?”

姜向北这些天看的可全是外国书。

“咱们学校图书馆。”姜向北打着哈哈,一说谎眼珠子乱转的毛病跟着就钻了出来,左看右看就是不敢看司文兰。

好一会儿,才像是找到了方向,眼睛一亮赶忙说道:“刀削面,刀削面要鸡蛋。”

“自己去拿。”司文兰笑骂。从小就不会说谎,心里半点都藏不住事。

藏了个大秘密的姜向北赶忙溜走,跑回去数了五个鸡蛋回来,面团已经放在了桌上。曹彩英姐妹小口小口地吃着饭,动作很斯文,大的甚至只是往嘴里挑白米饭吃。“菜你们都吃了,我们一会儿吃面条。”

司文兰看劝不动,干脆端起盘子直接把菜倒进两人碗里。

“………”

母子三人同时停下动作,不解地望着低头啜泣的曹彩英,大颗大颗眼泪砸进了饭菜里。

难道被饭菜难吃哭了?

姜向北一想,不应该呀!连她个吃货都觉着好吃的程度,怎么可能难吃。再稍微一联想,又想到刚才一片慌乱中只晓得抹眼泪的齐桃花。女儿像妈……好像也不无道理。

“姐,你别在婶子家哭!”曹彩凤嘴角的笑意霎时没了,有些不满地推了下曹彩英:“咱们家日子会越过越好,你别着急。”

曹彩英点头,很快收了眼泪,压低的嗓门更像是公鸭一样嘶哑。“婶子,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就是想到家里的情况心里苦。”

婶子知道!婶子也是那么苦过来的,在你们那个年纪,婶子从来就没吃过一顿饱饭。”司文兰笑,眼神里满满都是无法言喻的苦涩。回忆当年的苦当然不是目的,司文兰只是一语带过后,话锋一转安慰起姐妹俩。

“好日子在后头,你们看婶子现在不也吃得饱穿得暖。”

“就是!外婆说咱们以后就是城里人,咱们再也不会被人卖,以后还能读书工作呢!”

与姐姐的悲观完全相反,曹彩凤对未来相当乐观。

揉面的动作一顿,姜向北立刻抓住了曹彩凤话里那句:“被人卖,谁卖你们?”

“我大伯呀……”曹彩凤满脸嫌恶,好像提起这个名字就觉得不高兴。

自从曹建设回城之后,村里人都说他们孤儿寡母被抛弃了。

齐桃花的大哥心思不正,前脚曹建设刚走后脚就把主意打到齐桃花母女几人身上。

他放出话去,要替两个外甥女相看,两百元彩礼就能把人带走,就连亲妹妹齐桃花打算一并嫁出去。

要不是外公外婆和大哥曹龙护着,她们恐怕早就被卖了。

为此,外公外婆得罪了大伯一家,不仅长期打骂两位老人,还克扣队里发给他们的粮食。

那几年里,一家老小活得提心吊胆,两个姑娘甚至两年都没出过家门。

好在后来,曹建设回村去了。

带走妻儿前,邻居让曹建设把二老也一起带走,否则留下只会被大伯一家磋磨死。齐桃花没嫁错人,就算再困难,曹建设还是把老两口一起带来了城里。“以后咱们也能跟婶子家一样,天天吃肉。”曹彩凤双眼亮晶晶的。

少年就是少年,就算经历过苦难,也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

姜向北很喜欢曹彩凤的性格。

大锅里的水在大火之下很快开始沸腾,袅袅雾气升腾而起,很快厨房里就变得雾气腾腾。姜向北先用菜刀在碗边磨了几下,随后拿起面团开始削皮。片片面片飞入锅里随着沸水翻滚,随之变得微微有些透明起来。

蜂窝煤灶的盖子已经打开,番茄炒鸡蛋加点汤,最简单的做法味道却绝不简单。

姜向北做菜舍得放油,鸡蛋一下油锅,那香味就腾地窜了出来。

嘴里大肉再好吃都比不上锅里金黄色的煎鸡蛋香,曹彩凤都记不清多久没吃过炒鸡蛋了。

城里真好!

就是村长家生活都没有姜家开得好….

曹彩凤使劲嗅着空气里的香味,往嘴里大口大口刨饭,心里不由想着。

屋外,雨越下越大。

姜爱国抖落身上雨水,身后姜半搀扶着胡奶奶,几人陆陆续续走了进来。人还没完全走进屋里,胡奶奶就连声说着:“厚脸皮”之类的话。“大姐放心,你看我孙女在煮面条呢,有得吃。”

姜向北一回头,立刻看向司文兰。

“我去拿鸡蛋。”司文兰哭笑不得,女儿那眼神就像是看地主老财一样,生怕她抠搜不舍得拿鸡蛋出来。面团现成,开水现成,只要炒点番茄鸡蛋当码子就可以开吃。不过姜向北还是低估了曹龙的饭量,一大碗刀削面下肚,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向北妹妹做得面条太好吃了。”曹龙有些不好意思地挠着脑袋,说着把碗往灶台上一放:“我还没吃饱。”“曹龙。”胡奶奶羞愧得连名带姓地喊道。

姜爱国笑着连连摆手:"再煮点面条。既然来我家吃饭,怎么能让人饿肚子。"曹龙憨直,心里想啥就说啥,反倒是让姜爱国觉得憨厚。姜向北应着,又往锅里继续丢面条。

“是我们家曹龙太能吃,上老哥家丢人来了。”胡奶奶摇头。"大姐和齐老哥哪年生人?"

大半个月相处,姜爱国一直称呼老哥大姐,对方又叫他姜老哥。各叫各的称呼,细细一捋才发现都乱了。齐爷爷牙口不好,姜向北从以前就注意到他好像没多少牙。

特意煮得软软的刀削面让老爷子吃得眉开眼笑,用仅剩没几颗的牙随便一囫囵就能吞下。

胡奶奶跟姜爱国讨论年纪时,老爷子的嘴不停蠕动,根本就没注意姜爱国说了些什么。

“那以后我应该叫齐大哥和嫂子才成,你们直接叫我爱国。”

“就是个称呼,别在意那些。”

“嫂子说得也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