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大汉有活爹> 第226章 (大章)大议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章 (大章)大议会(3 / 5)

这人啊,过早担负重任会出问题,但是整天玩儿也会出问题。这一松一紧就得抓好了。

所以『你本来就是个打工的,只是碰巧读了书』这句话并没有人知道教育的实际意义。教育本质上不是让每个人都能成大才,而是让大部分人不要变成社会危害。

于是,新商改的当务之急就是科教文卫的全国性推广。

新商改现在是必须全面执行了。

所以刘彻看向了霍海:「朕让李蔡告老还乡,由你当丞相,让张汤当御使大夫,同时设立大司农,同为三公,由司马相如为第一人。」

霍海有些愕然,本来之前没有出现大司农而是叫做大农令,是九卿之一。

就算改成大司农,应该也差不多。

但是现在,刘彻想要用大司农这个职务,代替经济大臣的责任。

原因当然是刘彻不想抛弃农业,而是希望抓经济的大臣,要清楚,帝国的首要任务是农业,是吃饱饭。

所以,等于硬生生的把大司农这个职务抬上了三公。

至于为什麽是司马相如,原因也简单。

其实司马相如那一代被刚上位的刘彻招募的人,成就最低的就是他自己,其他人很多都封侯了。

但这一代人中司马相如最懂经济最会搞钱。

可是没赶上好时候。

现在是赶上好时候了,但司马相如年纪也大起来了。

最后发挥馀热的时刻了。

霍海:「陛下有没有这种可能,让司马相如做宰相,让我做大农令,大农令改成九卿之首。」

九卿之首本来应该是天官的,也就是管理吏部的。

按理说吏部权利应该比三公这种看似没啥的职务权力大。实则不然,因为皇帝要抓住人事权,所以吏部的人事权是能量降级的。

但就算是能量降级,吏部也处在第二梯队第一,稳坐九卿之首。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因为,科举的出现,还有新学的复杂性,让吏部(太宰)继续降格了。

因为又从太宰分出了一些权利来,权利就更小了。

请...您....收藏6...9...书....吧....!

刘彻在霍海的建议下,早就准备以部代替卿,但不是六部,也不是九部,而是众多部,至少十几二十个,按需加。

权利分散,有利于经济发展。

现在,霍海并不想当这个丞相。

武侯?丞相?肝脑涂地是吧?

霍海只想给丞相上点香,不想被修个武侯祠然后被人给上香。

一想到三百年后,诸葛亮在武侯祠给自己上了一炷香,感叹『武侯大才,可惜被累死了』,霍海就脸黑。

刘彻也在思索,让霍海这麽早当丞相好不好。

如果让他当三十年,那不成了假皇帝,常务副皇帝了?

如果让他当个十五年,然后退休?

还是当个十年,然后和李蔡一样,去组织议会?

李蔡可以组织议会去,但是霍海不合适。

因为议会里的人,天然向着霍海,他们把霍海当神。

别人说把谁当神那都是恭维忽悠,但是这些人真把霍海当财神。

这样一来,议会铁板一块,搞不好会在未来把朝会给压下去。

那岂不是倒反天罡?

刘彻还记得霍海之前故意表演如何拿下南越国,为的就是让大家对富人商人要警惕起来。

可以用,但不能乱用。

可以放,但不能放任。

可以信,但不能轻信。

所以,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霍海都是不能组织议会的。

留给霍海的荣耀,最多就是组织朝会。

那麽丞相这个职务,就到头了。

还是说,十五年后,霍海三十七岁,自己封他为夏国公,让他去大夏?

刘彻:「你说我们要先拿下大宛,你觉得大夏如何?」

霍海眼色一冷:「这个地方必须彻底的改造,否则必将成为大患。」

帝国坟场。

有时候封建迷信一定得信。

刘彻:「哦?怎麽改造?」

霍海心中,解决帝国坟场的方法只有一个。

任何帝国都进不去这个地方,进去都会败退。

还不是人不够。

倘若这个地方全是外来人,还谈什麽帝国坟场。

那怎麽才能让这儿全是外来人?

送生育能力强的过去。

谁?

霍海:「中山王刘胜,以中山王的生育能力,只要封中山王为大夏王,不出五十年,大夏至少数千刘姓贵族,这些人的婚姻关系之中起码笼络几万人,结成铁板一块的大汉姻亲构成统治阶层,稳到不能再稳了。」

刘彻本来是想问霍海愿不愿意去大夏就藩的,结果还没问,霍海就给大夏安排了刘胜了。

刘彻想了一下,决定回去细想一下再决定。

「议会即将举行,你要不要参加?」

霍海对这个有兴趣:「我去看看。」

议会一个月一次的大议会都进行了四十场了,霍海一次都没参加过。

现在回来了,肯定要去一下的。

关键是,霍海要对现在的大汉的工业规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才好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

议会日。

长安城的百姓们都注意着这一天。

大议会定式召开已经是常态了。

在这一天,平时在商场上奋力拼杀,因为五大钱和别人疯狂砍价的人,都会穿上盛装。

因为议会这边是代表新商改,是代表了新的商业工业,所以穿的衣服都以新推出的样式为主。

一开始大家穿什麽的有。

甚至上一任议长刘胜,以穿牛仔服为乐,很自豪自己穿了一身牛仔服,每次议会日必骑着高头大马一路游街到议会现场。

现在的议会,修在丞相府隔壁,也就是原来的长安城中。

本来长安城中的未央宫右边是丞相府和武库,再旁边是闾里,历史上会被拆掉修成明光宫的。

但是现在刘彻这麽有钱,哪儿看得上这点地方?修个宫殿岂不是小家子气?

虽然明光宫的地盘比后世故宫都大,但刘彻看不上。

所以这里拆迁后,修建了议会。

这样也好,丞相府左边的是未央宫,经常举办朝会,右边是议会。

如果一旦有什麽紧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