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阳羽宛如昔时陈胜、吴广,亦如同历史上所有的反叛领袖,在功成名就前,皆向民众许下厚重的誓言。
周围的民众显露出更为激昂的情绪。
刘天禄凝视着韩阳羽的侧颜。
白莲教需要一人能将其凝聚的核心,韩阳羽没有人能替。
正如昔年他父亲执掌龙凤朝政,今日他也同样面临重任。
韩阳羽的声音在黑夜中回响,添了几分悲愤。
“龙凤初年,先皇在亳州登基,万象更新,正当重塑江山之际。不料天意弄人,国家竟遭旧部背叛,落入他人之手。更为痛恨的是,龙凤12年间,先皇与先太保惨遭朱氏暗算。”
“表面派将保护,实则密令廖永忠谋害先皇与先太保。朱元璋曾是我教一员,借我教之力,从一名僧人起家,享尽荣华。却忘本负义,表里不一。”
“他篡夺大明江山,洪武初年便颁布禁令,欲消灭我等,背弃信义。28年来,无数圣教弟子遭受朱明迫害。如今,朱明意图推行颠覆天下的新政,更要断绝万民生计。”
“我本想游历四方,帮助教众过上温饱生活,却不料朱明不留活路。无奈之下,唯有循先辈之路,集结志同道合之人,讨伐篡位者,重振圣教光辉,开创光明盛世。”
韩阳羽的语调出奇地平缓,却蕴含着难以抗拒的魅力。
民众的愤慨被悄然煽动。
一旁,刘天禄默默回顾韩阳羽的言论,思量着其中是否与他们先前计划有所出入。
前元15年,刘福通便在亳州拥立韩林儿为帝。
同年,元军在太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亳州形成重压。
面对绝境,刘福通带着韩林儿遁往安丰,随后重整旗鼓,夺回失地。
直到龙凤四年的五月,他们再度迁都开封,八月又被迫返回安丰。
龙凤年末,安丰遭受吕珍围攻。
无奈之下,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援。
那时,朱元璋已具声威,亲自率领雄师,解救了被困的刘福通跟韩林儿。
并将他们安置在滁州,给予韩林儿华丽行宫,同时替换掉了他身边旧部。
至龙凤12年,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前往滁州,准备迎接韩林儿等人进入应天府。
然而,船行至瓜步洲时,意外沉没,韩林儿与刘福通等人不幸丧生。
不过,韩、刘两家的血脉奇迹般地在各种机缘中留存,隐匿人间。
民间流传,那次海难其实是朱元璋指示廖永忠的预谋,目的是扫清称帝的障碍。
真相如何,没有人能断定。
廖永忠在洪武3年因功受封为德庆侯,享有1500石的岁禄及世袭铁券。
然而洪武8年,因滥用皇家之物被赐死。
如今,知晓那段往事的唯有朱元璋本人。
那艘船的真实命运,成为了永久谜团,世人再无法得知。
在一片激愤氛围中,刘天禄接过了话头。
“我们跋山涉水来到中都,只为寻找朱允炆。却不料,刚到此地便得知凤阳城封禁的消息,听说官军在城内肆意搜捕我们同道,手法之残忍令人发指。”
“今晚大家聚集在此,是为了共谋一件大事。我们已经四面八方联络教众,只待朱明太孙北上之时,顺势举事。在此之前,恳请各位在中都助我们一臂之力,动摇朱明根基。”
“等到凤阳封锁解除,小明王自会进城,亲自寻找朱允炆。若能以被朱明抛弃朱允炆为旗号,便能号召天下英雄。”
“太保随意吩咐,我们必定遵从小明王旨意,复兴圣教,光复旧土。”
在场的白莲教信徒们,无不积极响应。
刘天禄满意地点颔首。
“明日,我们先审视凤阳局势,再做决策。朱明太孙离城后,我们便可行动起来。”
“遵命。”
韩阳羽昂首挺胸,声音洪亮。
“无生老母。”
“无生老母。”
……
黎明尚未破晓,留守司官兵缓缓开启大门。仦說Ф忟網
府衙差役四处宣告,中都凤阳的封锁正式解除。
但昨晚那持续整夜的战斗声,依旧在城民的心中回响不息。
不少院落之外,还能见到未能完全清理的斑驳血迹。
整个凤阳城,以皇城为中心,弥漫着一种异样的静谧。
除了官方人员仍在街头巷尾巡视,百姓鲜少外出。
东城门外,各方势力汇聚,来自凤阳各署的卫队,戒备森严地守护着进出要道。
一辆接一辆的大车,顶着沉重遮布,朝城外缓缓行进。
尽管马车封闭得几乎密不透风。
但细细的血丝仍从车厢缝隙间悄悄渗出,沿着车尾滑落。
不久,便在路面上勾勒出两条触目惊心的红痕。
经历了一夜血洗,隐藏于凤阳城内的白莲信徒及受晋商暗中操控之人,悉数落入锦衣卫之手,难逃一劫。
死亡的气息随着马车被运送出城。
城东,皇宫方向,狭窄的街巷内。
萧涵眼中闪烁着恐惧与忧虑,两手紧攀朱允炆手臂,声音颤抖。
“二郎,好多人都死了。”
“我们,我们会安然无恙的,对吗?”
城门之下,装载着重负车辆排成长龙,依次驶离。
原本鲜艳的血迹渐渐暗淡,染成了黑褐色。
经过整夜的搜捕与搏斗,官兵们的面容显得疲惫不堪。
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狠厉。
冰冷的盔甲、寒光闪烁的利刃,还有甲片缝隙间未能清理的斑驳血迹与细碎残渣。
远远望去,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背脊发凉。
在小巷的入口处,萧涵神色充满了紧张与不安。
她深知朱允炆身为被废黜的皇家子孙,多年前就被囚禁在中都皇城,家族早已没有了他的位置。
历史与传说中,多少被皇室遗弃的成员,有几个能迎来善终?
一夜之间,凤阳城内死伤无数。
朱允炆真的能够躲过这场灾难吗?
萧涵轻轻地挽着朱允炆手臂,身子不自主地颤抖。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更紧地依偎过去。
恐慌与忧虑在她的面容跟目光中显露无遗,她又一次带着忐忑问道。
“二郎,真的没事吗?”
朱允炆目光深沉,凝视着那些从城市各角落向东门方向移动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