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东三年;与中化一起兜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东三年;与中化一起兜风(2 / 4)

亩。

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自然也不会惧怕病虫害,农药的需求量很少。

而产出的大米微量元素含量也极高,硒含量是普通大米的10倍多,稻谷也呈明显的红色。

从大米一产出后,就受到了沙特方的高度重视。

沙特皇室成员,农业部高官之一的海法·沙特再次约了余小川喝茶。

今年,达曼的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一万亩!

明年还有望继续增加,因为天埂盐1号海外版强大的生存能力,让其生产成本达到了油霸们能接受的程度。

如今,这一万亩水稻也到了收获期。

这次,除了海法·沙特之外,沙特的大酋长也将来到达曼的海水稻种植基地。

顶着烈日,余小川和达曼海水稻基地的生产经理杨靖、主管陈航一起去往基地。

达曼是沙特石油工业的重要中心,也是波斯湾最大的港口之一。

但在这座城市也拥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尤其是乳品业,这里的农场饲养了大批菜牛和奶牛。

沙特从苜禾进口的苜蓿都是从这里卸货,达曼苜蓿的消耗量也仅次于首都利雅得。

余小川对这里挺熟,还在苜禾农牧销售部工作时就曾来过达曼。

没一会儿,几人就到了沿海,海水稻基地就在海边的大片滩涂地上。

经过围垦形成的金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一片连着一片。

下了车后,暴躁的热气袭来,汗水在顷刻间就浸湿了薄薄的丝质衣衫。

余小川吐槽道“这鬼地方,太遭罪了。”

“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接受。”杨靖拿出三顶草帽,一人分了一顶。

陈航接过草帽,说“但在这沙漠中能种出这么大面积水稻,咱这也算是世界头一遭了。”

余小川说“所以这次沙特大酋长也出来了,一万亩水稻能养活一万六七千人,达曼全城也就200万人,种上120万亩水稻,整个城市的人都能养活了。”

陈航道“哈哈,哪有那么简单。”

杨靖也笑道“不过余总,大酋长这一出面,你这边面临的压力就要小得多了吧!”

“沙特现在也是左右为难。”杨靖哼哼的说道“也不枉我这两年努力,现在那群公子哥约我去玩海东青我都不去了。”

“异域风情也没去了?”

“那得去,我干销售的,离不开这个。”

“你这就是借口。”

“陈航,是不是你也想去了?走,等忙完今天,你川哥带你混迪拜。”

“扯什么了呢。”杨靖说道“赶紧的,干活,让收割机可以动起来了,等会儿大酋长就该到了。”

陈航向管理房走去,还不忘回头说道“余总,杨哥也得带上,不然他该不乐意了。”

余小川也一起往前走,问“老杨,咋说,晚上一起?”

杨靖骂道“哎,余总,你别把我的人都带坏了。”

余小川说“这异国他乡的穷乡僻壤,人再不去找点乐子,早就该憋坏了。”

杨靖问“那也不至于跑迪拜去吧?”

余小川说“听没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丑姑娘才下车间。”余小川说道“既然跟着我混,自然得带你们体验最好的,那自然得去迪拜。”

“哎,干正事,干正事。”

杨靖摆了摆手,匆匆加快了脚步,在管理房的房檐下,或坐或站的聚集了几十人,等着分配任务。

余小川看着杨靖的背影笑了笑,小样,还搞不定你。

他这样做,也确实是为了犒劳几人的付出,这一万亩海水稻带给中东的震撼远不止他们所知道的那些。

太阳将斜后,沙特的大酋长阿卜杜拉·本带着众多官员来到了现场。

收割机在稻田中轰鸣,成片的水稻被收入囊中,壮观的场景让阿卜杜拉等参观的官员不停地鼓掌。

天气炎热,看了一会儿,拍了一些照片,发表了感言,一行人就来到了达曼。

余小川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礼盒,里面装着的是海水稻稻米。

阿卜杜拉在众多媒体的注视下,亲自给稻米品牌命名。

并当众宣布将和嘉禾的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加强合作,建立长期且稳定的科研和产业化推广战略合作关系,在沙特,以及中东和北非等更广大地区推广海水稻种植。

余小川在现场乐得合不拢嘴。

在此后的几天里,余小川也顺利拿到了沙特第四季度的苜蓿等产品订单。

随后,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的订单也接憧而至。

今年的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在海湾国家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0亿元!

还是土豪出手大方啊!

他推测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嘉禾生物柴油还很弱小,还没展现出实质的威胁。

欧佩克对沙特的态度也不够强硬。

而嘉禾给沙特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上带来的改善,却已经让土豪们实打实的体会到了。

余小川仿佛找到了维持如今这种局面的方法。

让沙特的农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欧佩克组织内部产生分歧。

事情也如余小川所预料。

在欧佩克组织的多次部长级会议上,都有成员国在强调生物能源的威胁。尤其是华夏大力发展中的玉米乙醇,以及生物能源林。

华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去年的原油进口量超过了2亿吨,每年还维持着15%的增长速度。

是欧佩克众多成员国的大客户。

他们拿华夏没办法。

但限制一家企业总没问题吧?!

特别是嘉禾,华夏生物能源林的最大推动者,同时在中东和北非都有贸易,让他不能在中东赚钱总可以吧!

刚开始时,响应者众多,毕竟这确实关系到石油输出国的切身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多个国家发现难以割舍嘉禾的产品。

首先就是粮食,嘉禾已成了全球粮食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尤其是海湾国家,习惯了嘉禾的优质产品。

甚至连牛羊骆驼没了苜禾牌苜蓿,也变得食欲不振,产奶数量和质量都大幅下降。

再加上嘉禾协助沙特搞的生态治理也有声有色……

下不了手啊!

只能拖。

拖着,拖着,嘉禾为沙特生态治理和农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却越来越大,再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