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东三年;与中化一起兜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东三年;与中化一起兜风(3 / 4)

不能视而不见。

乃至大酋长都出面捧了一次嘉禾。

又一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国已商议完诸多事宜。

结束前,代理秘书长格恩达尔又一次提到了华夏的生物能源林。

“各位,一定要引起对生物能源林的重视,据我所知,华夏今年的能源树将迎来大丰收!”

卡塔尔的代表迪罗说道“华夏内部事宜,有哪个成员国敢去干预?”

“至少不能成为助力其发展的帮凶。”格恩达尔看向了沙特的萨勒曼·法拉杰。

萨勒曼·法拉杰明白他的意思,说道“生物柴油目前的产能还很小,对原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华夏曾经的一份政府计划里,可是提过要发展2亿亩能源林!”

格恩达尔说道“以现在嘉禾表现出来的产能,这就是1亿吨生物柴油!”

“能怎么办呢?”

“至少要限制嘉禾的发展吧,它大肆在中东赚钱,赚了钱又回去建设能源林,抢夺能源市场,这是自掘坟墓!”

“哈?这是合则两利。”萨勒曼·法拉杰说道“看看嘉禾在沙特做的事情,他让全体国民满意。”

“附议,能源林如果可行,只靠制裁一个公司是很可笑的行为。”

迪拜酋长国的阿尔亚米说道“而按照嘉禾在达曼的海水稻产量,仅需两百多万亩土地就能养活全迪拜。”

萨勒曼·法拉杰又说“我们应该更积极的寻找新出路。”

“什么出路?”

“比如多栽树,最好还是能源树,这对多沙漠的国家来说,是一家好事。”

格恩达尔戏谑道“可笑的行为。”

然而,却陆续有人表示了附议,尤其是饱受沙漠和粮食困扰的成员国。

与会人员开始散场。

有人已经在和萨勒曼·法拉杰交流在荒漠里发展农业的心得,隐约间提到了能源树种植。

这让格恩达尔难以置信,“种树有什么好的!”

加蓬的代表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应该为国家没有沙漠感到庆幸。”

格恩达尔来自赤道几内亚,和加蓬相邻,都是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的国家。

但欧佩克成员国中,阿尔及利亚、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等国国内都具有大片的荒漠。

石油给他们带来了财富,但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安全感。

左右为难的油霸们并不能左右郭阳发展能源林的决心。

送别刘德树后,郭阳便回到了兰市,全王和中化的协议谈判还在继续。

现在就是好事多磨。

刘德树也来了兰市,毕竟这里既是全王生物的大本营,也是嘉禾生化的核心支点。

恰好,文冠果是四五月开,八月份果实就开始成熟,可采摘进行晾晒。

最早育苗的母树已经有四年时间,第一批建园的果园也有三年时间,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

于是,郭阳和刘德树便留下谈判团队,两人先去工厂看了看文冠果实的加工,品尝了文冠果油做出来的菜。

菜品让两人频频称道。

刘德树认为是厨师手艺高超,郭阳则坚持是食物油的功劳,掰扯了好一阵都没结果。

随后,谈判团队争吵得心力交竭时,郭阳提出带大伙儿去黄土高原兜兜风,散散心。

中化石油销售公司的老总华康,被这段时间的谈判闹得心情烦躁,一听要去黄土高原,便胯下了脸。

“黄土有什么好看的。”

韦宜安说道“以前就听说黄土高原是干旱开裂的土地,漫天的黄沙,遍地的泥土,每年都有惊人的泥沙流入黄河,倒也没现场看过。”

“还有别具一格的窑洞建筑。”

“哈哈,还真是,差点把窑洞忘了。”

郭阳无奈的说道“你们这是刻板印象,退耕还林搞了那么多年,再也不至于那么糟糕。”

刘德树说“兜风是郭总的玩笑话,这是带大伙去考察文冠果基地,也便于今后开展合作。”

“刘总说得对,是该去看看文冠果,方总这两天把文冠果说得可悬乎,产量高得让人有点不相信呢!”

华康的语气里依然透露着不爽,对着方晓章一顿夹枪带棒。

可想而知这几次谈判有多激烈,一方想压价,一方想多卖点钱,争得都是利润。

也难怪会吵出火气。

郭阳又看了看中化的其余几人,心中多少都对他说的‘兜风’有些不以为然。

就连刘德树也以为是去考察文冠果基地。

可他真的就是想让两边团队一起去兜风散心,交流感情,缓解一下剑拔弩张的气氛。

咋就没人信呢。

倒是方晓章、宁小婧、唐卫华、余秦几人一副准备看好戏的模样。

不管怎样,几辆车组成的车队出行了。

出了城区不远,便有一处文冠果基地,车队没有停下。

但透过车窗就能看到文冠果树上硕大的绿色果实裂开了嘴,露出了里面黑黑的种子。

怕同车的刘德树看不懂其中的诀窍,郭阳便在一旁充当解说。

“传统的文冠果具有千一果的特性,结实率不高,但天禾的品种金螺完美的解决了这点。”

刘德树说“这就是最稳定的原料来源。”

郭阳说“所以要找销路,文冠果油可以作高端食用油,但不是长久出路,所以得打开交通燃料市场。”

刘德树笑道“嘉禾和中化共同进步,一起踹三桶油的屁股。”

“哈哈,这句话我可记住了,可不能半途而废,刘总。”郭阳笑道,让普罗大众接受生物柴油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除了民众的观念,也和石油企业有关。

三桶油的石油化工发展了多年,大型提炼厂的产能一年比一年高,还有在建的大型化工项目。

这些都不可能说停就停。

改工艺也并不容易。

国内的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末段,在一段时间内,生物柴油肯定会冲击到三桶油。

也势必会引起反抗。

嘉禾不能去等待国家来救市,必须积极去应对,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拉拢中化就是郭阳的抉择,但他也怕刘德树会不会突然反水。

刘德树笑骂道“你小子,滑头得很,放心吧,已经到这一步了,上层也看得到生物能源的潜力,两三年内肯定会立法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