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莽夫> 第214章 各方反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各方反应(1 / 3)

兵部值房。

李东阳愤怒地将茶杯摔在了地上。

“老夫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太后会突然出手,助那个该死的莽夫?”

刘瑾何许人也,哪能将朱厚照的话真个记在心上啊,一出了干清宫,立刻就给李东阳传去了消息。

这也是为何李东阳会黯然率群臣退去的原因。

“如果不是这太后娘娘出手相助,那汤昊今日必死无疑!”

“现在好了,汤昊被打入诏狱,根本不交给三法司,陛下这分明就是在庇护于他,此獠迟早还有起复的机会!”

李东阳愣愣地看了杨一清半晌,随后用咳嗽掩饰自己的尴尬。

杨廷和面无表情地从怀里取出了辞呈,然后递给了一旁的陈宽。

杨廷和悍然抬头,直视着朱厚照。

杨廷和一句话,直接把朱厚照给问懵了。

按照正常流程,杨一清本来不会如此青云直上的,奈何即便他不愿意,身在官场却难以独善其身,时任兵部尚书的刘大夏一再举荐,杨一清因此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

然而李东阳却从书吏口中得知,杨廷和面圣去了,一听到这话,李东阳脸色瞬间就难看到了极点!

此刻干清宫内。

“杨廷和!”

原因无他,唯党争耳。

坐在李东阳对面这人,面容略显清瘦,但双目炯炯有神,浑身书卷气息,却身材极度高大,再加上此人瘦削,这身高更显突出,往那里一坐,堪称气度不凡。

刘健和谢迁不同,谢迁可以还朝,刘健却不能。

“老夫必须要去!”

当刘健和谢迁得知,中山侯擅闯宫禁被打入诏狱后,二人立刻急得团团转,甚至刘健都准备厚着老脸,想要入宫面圣了。

因为刘健是正儿八经递交了辞呈,并且皇帝陛下同意了的,连他致仕后的殊荣都给安排上了,哪里还有回旋的余地。

朱厚照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位帝师,没来由地心生慌乱。

刚刚陈宽请辞,他好不容易才安抚了下来,这突然间杨廷和为什么要请辞?

在刘健的催促之下,谢迁稀里糊涂地接下了旨意。

“东阁大学士谢迁接旨!”

朱厚照目送着他的背影,久久没有言语,直到杨廷和快走没影了,朱厚照陡然着急忙慌地高喊道:“杨师,不可损坏那书分毫啊!”

话音一落,杨廷和取下了自己的官帽,双手捧着放在了一旁,然后以手扶额触地,不再说出一句话来。

回到内阁值房,李东阳暴怒到了极点!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杨一清竟然如此不给自己面子!

什么“公私不分”,轮得到你一个“西南蛮夷”(杨一清祖籍云南)来教训老夫吗?

倘若不是见你杨一清能力凸出,我等又岂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携举荐于你?

可你杨一清倒好,不思回馈我等的提携之恩,现在倒是装起什么清高来了!

真是岂有此理!

末了宦官还不忘提醒了一句,道:“谢学士,国朝有规矩,官员不得无故请辞,否则革除功名!”

“既然如此,那请陛下恩准,臣请辞!”

李东阳羡慕嫉妒恨的杨廷和,正跪倒在朱厚照面前。

李东阳身子骨本来就弱,这一气之下更是咳嗽不止。

然后就是蒙古小王子获悉大明王朝换了一个小皇帝,想要试试这个小皇帝的成色,顺便南下劫掠一番打打秋风,却不料被杨一清迎头痛击。

但问题在于,谢迁这个人嫉恶如仇,一直对李东阳的作为颇有微词,所以一旦谢迁入阁再加上小皇帝的支持,那么未尝不可以制衡这个李东阳!

醒悟过来后,朱厚照立刻下令。

刘健却是目露精光,微微颔首。

那一战,杨一清亲率轻骑自平凉昼夜行军,抵御南下北虏入侵并发动奇袭,大破北虏立下军功,击退蒙古军的进犯。

直到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朱厚照这才终于反应了过来,他先前错的到底有多么离谱!

杨廷和看着这个眼眶通红的小皇帝,回想起这么多年的东宫师徒之情,也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李东阳注意到了杨一清的脸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顿时出言安抚道:“应宁,莫非你还在怪老夫强行将你调来中枢不成?”

杨廷和毕竟是正德帝师,所以他是天然的帝党,一切都要从小皇帝的利益角度出发,至少眼下是如此。

当年杨一清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平时空闲时考察边疆战事,印证自己所学,因此积攒下了边略经验,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后进南京太常寺卿。

至于议什么事,当然是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召新人入阁了。

听到这话,陈宽和杨廷和不约而同地笑了笑。

而杨廷和虽然资历尚且,但他到底是帝师,再加上国朝不能任二职的惯例,李东阳一做了这内阁首辅,他就不得不将翰林院转交给其他人执掌,而杨廷和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这一刻,智商在线的正德皇帝重新回来了。

“陛下,臣身为左春坊大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帝师),却不能教导陛下进学修德励精图治,反而亲佞远贤残害忠良……此皆臣之罪也!”

奈何问题在于,他这高升也是实情,饶是杨一清也不可否认,李东阳对他有提携举荐之恩。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山侯汤昊。

说实话,要不是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要不是汤昊指着朱厚照的鼻子将他怒骂了一顿,朱厚照可能还不能醒悟过来,就算杨廷和以致仕逼迫,他可能也压根就不会理会。

杨廷和可是他朱厚照的帝师,更是他这位正德皇帝插手内阁的关键人物,哪里可以轻易离去?

接过《帝鉴图说》后,杨廷和径直躬身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